山村女老师教书12年 课堂在山坡等多地流动(图)
六七岁的娃儿,
跑不动一二十里远的山路,
可又没老师愿来教书;
怕娃儿们成为新时代的“瞪眼瞎”——
深山里的一位大嫂,
扔掉锄头,拿起教鞭,
一教就是12年……
阅读提示
桐柏山系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位大嫂:不是老师却教学,山坡上、民房里,到处是她给娃儿们上课的流动课堂。
山里人提起她,肃然起敬,说她是山娃子的“启明灯”;山外的教师提起她,说她是“太阳底下最令人敬佩的老师”。
她叫陈爱霞,初中毕业,现年42岁,泌阳县马谷田镇庙街村油坊沟人。
A
大山深处,藏着一所“流动学校”
15日上午,记者来到泌阳、桐柏两县交界的大山深处走访护林员时,北侧的羊蹄山上飘来了琅琅读书声:“春雷给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枝哟,软了;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柳梢啊,绿了……”
读书声,是稚嫩的童音,犹如天籁在寂静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让久居城市的记者大为诧异。
“是娃儿们在山坡上早读呢。”护林员王本宇向记者感慨:在这里,有一所不为外界所知的“流动学校”,名字叫(泌阳县马谷田镇)庙街小学教学点。
“说它是‘流动学校’,是因为它有‘学’没‘校’。”王本宇说,山里村庄分散,娃儿们赶到“学校”上学的时间不一。每天早饭后,老师就早早来到羊蹄山半山坡上等候;每来一个娃,就乖乖地在那里读书。待前来上学的娃儿们聚齐了,山坡上再读一会儿书,老师就领着他们下山,进教室上课。
B 学校,是山脚下一间租来的民房
王本宇所说的老师,名叫陈爱霞,家在羊蹄山东侧的油坊沟。
当天上午9时许,陈老师带着6个山里娃下山,记者跑着迎了过去。
陈老师爱笑,说话快言快语。“该上第二节数学课了。”陈老师指了指不远处的坐西朝东平房,“这学期,6个学生,都是一年级,最南头的那间就是教室。”
记者走进教室。教室非常简陋:面积十多平方米,墙上挂着一张老漆早已斑驳的木质黑板,讲坛下是几张桌凳。
“桌凳是庙街小学赠送的,黑板已用20多年了,这是俺校的全部家当。”陈老师边说边招呼娃儿们进班。
“上课啦——”教室外没有电铃,陈老师这样喊了一声,就开始在黑板上板书。“20以内减法”几个大字,是当天上午的第二节授课内容。
趁陈老师上课,记者走进房东杨德玲大嫂家。
杨大嫂说,她家的那间房子,当教室几十年了。“不要租房钱,村干部硬往兜里塞,一年200块;不过,给娃儿们缝缝补补,每天烧几瓶茶水,又都补贴到娃儿们身上了。”
据杨大嫂介绍:他们村儿叫井庄,是庙街村的一个小山村。庙街小学,距这儿十多里,还要过7道河,六七岁的娃上学跑那么远,一天来回4趟,根本不可能。杨大嫂说:更为要命的是,从井庄再往深山里走,还有彭老家、油坊沟、瓦房庄和元洼4个小山村。“这儿如果没一间教室,没个老师上课,这一带的娃儿们没学上,都将会成为新一代的‘瞪眼瞎’(即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