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山村女老师教书12年 课堂在山坡等多地流动(图)(2)

2012年03月16日 11:00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早上,带着娃儿们在山坡上晨读。老师家的土狗,守护在他们身旁。
  带着山娃子,观察山里的春天。

  C

  上课老师,其实是一位山村大嫂

  “在俺们这一带,人人敬佩陈爱霞老师;如果她不教,入学的娃就没学上,她是山娃子的‘启明灯’。”记者走进井庄小山村,山民们向记者“透密”:陈老师,其实以前是掂锄头地里打坷垃的(种地),不是正式教师。正式教师不愿来,来了也呆不久。

  当地山民说,在陈老师之前,一共有15位教师来这儿任教。“都是一年半载就走了,不是老师不好,是因为这里条件太艰苦,老师来教学没处住,山坡上、民房里流动上课,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

  第二节下课休息,陈老师追忆了当初任教时的情景。“我是初中毕业,在我们这一带,文盲多,初中毕业的很少。2000年春节过后,井庄教学点没老师来上课,村干部找到我,让我顶这塌下来的天。”

  “我父亲年轻时,曾当过代课老师,他常把学生的作业带回家,夜里在油灯下批改,我从小就羡慕教师这一职业。我公爹是文盲,劝我接手,说‘不接山里又要出瞪眼瞎’了。我丈夫劝我,说只要我教山里的娃儿,他就下矿井干苦力挣钱养家。山里需要,家里支持,我又很喜爱,就这样扔下了锄头,拿起了教鞭。” 陈老师说。

  D不是“老师”的陈老师

  已任教了12年,她说:

  只要需要,我将永远在这儿做不是老师的“陈老师”

  至今年3月,陈老师已在庙街小学井庄教学点任教了整整12年。

  “每学期考试,她教的语文、数学,孩子们考试几乎都是满分。井庄教学点,只有一年级,接着(去庙街小学)上二年级时,二年级的老师都争抢她教过的学生。”听说采访,庙街小学教导主任易洪法老师骑着摩托车赶来,他说:“陈老师教学,重视朗读和背诵,语文、数学课本上,每一页是啥内容,她教的每一个孩子都会背诵。她虽不是正式教师,但她是全镇老师的学习榜样。”

  “陈老师的工资,是从村委和镇中心学校的办公经费里挤出来的,低得可怜,以前每个月100块,从去年起才涨到每月500块。”该村民调主任吉遂旺说。

  “我不是老师,在这儿教学,是因为没人教,不是为了钱。”当天上午11时30分,井庄教学点上午放学,记者与陈老师一起去她家的路上,陈老师几次揩泪,她说:“如果是为了钱,早就出去打工去了;娃儿们的语文、数学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在这儿只开了这两门功课,没专业的老师教他们音乐、美术和自然等功课。”

  “这里,因没教室,没老师住的地方,也许正式老师永远不来教学。我只要能掂动教鞭,就永远站在讲台上给娃儿们上课。”15日下午,记者告别这所“流动学校”时,陈老师声音虽不高,但语气坚定。她说:不这样撑下去,这里很快就会出现不识字的可怜娃;只要需要,我将永远在这儿做不是老师的“陈老师”。

  E

  希望爱心人士 关注这所“流动学校”

  中午,又有两个孩子在陈老师家吃饭。陈老师的邻居说:她教学12年来,每天中午都有几个孩子在她家吃饭。“都是离家远的,都是免费午餐。如果不在她家吃饭,下午赶来就会耽误上课。”

  当天傍晚,庙街村委负责人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如果教学点能盖起几间教室和老师住的地方,有老师愿来,这儿的孩子也能学音乐、美术和自然了。

  去年3月,本报发起“大爱,温暖大山深处”爱心活动,我省有5所偏远的深山穷学校得到救助,教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变。

  “没教室(租用民房),没老师(山村大嫂上课),如此‘流动学校’,全国罕见。”驻马店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相关负责人说,为了不让山里娃成为“瞪眼瞎”,这位可敬的山村大嫂站出来了,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爱心人士站出来,关注这所“流动学校”,关注这里的孩子们。(大河报□首席记者 李钊 通讯员 李凯 文图)

【编辑:张尚初】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