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率作祟家校矛盾升级 投诉无孔不入老师无奈(2)
老师痛苦
“批评权”仍然是一句空话
不过,记者在一些老师口中听到的说法和家长大相径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中班主任对记者说:“现在老师就是受夹板气,管多了不行,管少了也不行,反正家长都有意见。”她告诉记者,现在老师对批评学生这件事,都非常谨慎。北京教育部门对这方面的规定和处罚都很严,所以,老师批评学生,肯定不会动手,也不可能带脏字或者侮辱性的语言,最多就是言辞厉害一些,声音大一点。就是这样,还经常会有家长闹到学校。
这位老师还现身说法:前不久,她班上的一名学生因为不完成家庭作业,被她留校补写,其实根本没有批评他。就这么个事情,家长不但把她告到校长那里,还告到了教育局,要求一定要“处理”她。校长也没办法,因为这样的事情挺多的,时不时就有家长跑来跳着脚骂老师,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批评学生啊?“有家长说,现在老师无能,根本管不住学生,确实如此,因为现在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管学生。”这位老师无奈地说。
为了缓解这种矛盾,2009年8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特别提到“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当年这个“教育权”曾引发大讨论,教育界普遍认为是对目前教学工作的一种讽刺,如今近两年过去,受访老师认为,“批评权”仍然是一句空话,家校矛盾也并未因此缓解,因为“批评到什么程度算合适”依旧是一个无法界定的问题,老师家长对此见仁见智。
“老师要怎么做家长才没意见呢?”一位老师向记者诉说他的苦恼:“学生出现了问题,重骂轻打——体罚学生;课堂当面教育——伤学生自尊;下课教育——剥夺了学生休息的权利;站着教育——变相体罚;坐着教育——一言不发,难死我了……”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曾就这个问题回答记者,他认为这个“适当的方式”首先不能超越现有的法律和规定,对学生体罚、冷嘲热讽、使用侮辱性语言等肯定不属于适当的方式,而语气严厉,表情严肃,声音大些甚至是怒吼,都可以算是“适当方式”。可是对于“吼一下”,很多家长依然表示无法接受。
投诉成堆
“升学率”在背后作祟
就像很多医院都有专门的部门处理医患纠纷,如今一些学校也不得不成立了类似部门处理家校矛盾。马老师是一所示范中学的教务主任,她告诉记者,她工作职责的很重要一块就是解决家校矛盾。“我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各班论坛,了解家长们讨论的话题,家长对学校有什么不满,有什么好的建议。”她表示:“目前,我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用来应付家长投诉的,很多家长都是网络匿名来信或者发匿名帖。过去家长的投诉大多是针对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而现在家长投诉的问题已经细致到了‘一堂课该怎么教’、‘老师这句话不该这么说’等等。”
马老师表示,如今家长素质普遍很高,“大部分家长都有高学历,接受的信息量又是海量的,他们对教育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心,并且倾向于将这些信息作为评判教师的标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已从家庭延伸进学校,从课堂教学、饭菜口味,到老师的穿着打扮、个人生活,可谓‘无孔不入’。”对于这些投诉,她会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尽量和当事老师沟通,但她同时表示老师也有很多不得不说的苦衷。
“其实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紧张背后还是升学率在作怪。现在教师压力很大,业绩和收入挂钩,升学率压得大家透不过气来,许多老师心情烦躁,总觉得学生不听话、不争气,于是给学生施加压力,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还有老师认为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把书教好,严格就是最好的爱。这样,优秀的学生成了教师心中的宝贝,不听话的学生就成为教师的‘心病’,必然关系会紧张。”她表示,中学老师收入不高,他们要培育出优秀学生,要奉养老人,抚育子女,就得顶住各种压力,起早贪黑,狠抓质量。哪怕你的学生是“泥鳅”,也要绞尽脑汁拉成“黄鳝”一样长才行,因此,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就成了一句空话,在这种“一刀切”的体制下,矛盾很难避免。
矛盾升级
受伤最重的还是孩子
目前,家校矛盾的日渐激化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忧虑。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引用了朝阳区教委去年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他认为,造成这种状况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整体缺乏依法治教的环境,中小学内没有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来维护教师和受教育者群体的利益,因此,一些教师的感受是教师越来越难做,就连正常的批评权也丧失了,而家长的感受是,学校、老师越来越不负责。生活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中,怎可能有愉悦的心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一方面,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接受有关管理技术的培训,学习怎样与各种社会力量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如何与父母及学生对话等;另一方面,也为父母们举办多种培训班,教他们如何为其子女的教育作有益的贡献。学校定期组织会议,请父母和教师展开讨论,随后共同采取特定的措施。”
除去沟通问题,家校矛盾似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记者听到家长中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说法是“我交了那么多择校费,孩子还受这种待遇,我们有投诉的权利!”其理直气壮的程度和买到假货向消协投诉如出一辙,这实际折射出的是教育的异化,在一个标榜“产业化”的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如果变成买卖关系,怎能不危机四伏?
家校矛盾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一根刺,最终被刺伤的还是孩子。(记者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