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中学语文教师不用课本 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19日 13:3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初春3月的一个上午,深圳宝安区新安中学,一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正在进行:没有传统的语文教材,没有大量的练习题、课后作业,甚至没有老师精彩的讲授,40多名高一学生正端坐在电脑前,认真地读《诗经》以及《诗经》的多个译本。

  在吴泓所执教的这个语文课堂上,学生将会读到完整的《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也会相对完整地了解李白、王安石、鲁迅、顾城、莎士比亚、伍尔芙等人以及他们的佳作,并且在阅读观点不同、见解各异的材料后形成自己的判断思考,与经典本身对话。

  年近50的吴泓很“另类”,因为他的教学没有使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而是专门为学生设置了28个专题,进行“读写一体”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课改实验,而这一做,就是11年。

  专家学者说,这种教学方法代表了高中语文课改的方向。学生说,“他带我走进了一场思想盛宴,丰盈了我的生命。如果能更早遇到他就好了。”

  这个被学生们亲切称为“老吴”、有着“淡淡烟草味、古龙香水味”的老师究竟在这11年间做了怎样的一场语文课改实验?他是怎样开始并且坚持走着这条漫长路?他带给了学生什么,又带给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吴泓以及他的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实验。

  告别“上课老师不停讲、下课学生不停做”

  高中语文学习能不能通过专题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和表达思想?新课程标准不正在提倡“读整本书”吗?认为“不能再按原来那个教材上课”的吴泓,在2001年开始了其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2000年,吴泓作为特级教师从广西来到深圳宝安区新安中学,在此之前,他已经教了10多年语文科。带着自认为炉火纯青的课文处理“技术”,他在学校刮起了阵阵旋风,许多老师慕名前来听课。有学生评价:“老师的讲课犹如表演,问题设置精妙,语言幽默更是令人佩服之至……典型的‘文学知识融于实践生活’的合成级人物,酷毙了!”

  即便如此,1年下来,学生的学习现状并不乐观:50%的学生书写零乱,20%的学生字迹难辨,85%的学生阅读量少,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写作内容肤浅苍白、空洞无物。多次参与市、区高中语文统考改卷工作后,吴泓发现,包括一些好的学校,这种情况有一定普遍性。

  “老师讲得这么精彩,怎么换不来学生的精彩?为什么老师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哪里出了问题?”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对此作出思考,他得出的答案是,传统的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输入不足,“正因为输入不足,生活面相对窄的中学生只能去生活中找素材,所以只能写我的父母、老师等。”

  而他找到解决“输入不足”的“药方”,来自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泓一次无意中“瞄”到学生在读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李鸿章的一些内容,“在大部分传统的中国人心目中,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而在欧美列强眼中,他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外交家和改革者,是满清的俾斯麦、东方的拿破仑,对满清政府来说,李鸿章是他们的救世主。看到学生读的书里说李鸿章是卖国贼,我跟他们说我读的那个书里面说的李鸿章跟你们的教科书不一样,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在学生们强烈的兴趣下,吴泓“停下”传统的语文教材,复印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并将其搬上了他的语文课堂,而学生的反应也着实让他惊讶,“他们非常感兴趣,平时上课发言是很难的,但在读这本书时,学生们经常为了自己的一个观点展开争辩。为了弄清楚对一个人的结论为什么如此悬殊,他们又去翻阅其他资料,读相关的很多书。”

  吴泓告诉记者,短短1个月里,学生们完全沉浸在一种自主自愿、自由愉悦、充满着思维挑战和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之中。而且几乎所有的学生在阅读、思考和表达上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当拿到学生汇编的专题学习习作集《家园》,看到学生们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自己的思考,而不再是叙述身边的有趣的事情或写自己的家人,吴泓说:“那份惊喜、激动、成就感无以言表。”

  “原来我也做着上课不停讲,下课让学生不停做题的蠢事。高中语文学习能不能通过专题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和表达思想?新课程标准不正在提倡‘读整本书’吗?”认为“不能再按原来那个教材上课”的吴泓,在2001年开始了其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教学,2年后,他将这种学习延伸到了网络。而这条路一走,就是11年。

  从读“整本书”开始

  每一个专题学习,学生阅读的文字都在10万字以上,两年下来,每一位学生阅读不少于150万字。每一次专题学习之后学生上交的习作,少则2000多字,多则五六千字

  3月初的某个上午,吴泓的语文课正在进行,开学后刚刚分班进入这个课堂的40多名学生正端坐在电脑前认真、安静地读《诗经》以及《诗经》的多个译本。吴泓也坐下来安静地读书,不时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况,有时会走到学生身后给予指导。整节课大致如此。

  “与其说是听课,不是说是看课,会看的人会被学生主动求知的状态所吸引,不会看的人则感到枯燥无聊,听课记录本上不知该写些什么。”一位曾经“看”过吴泓课堂的专家这样说。

  在吴泓专题学习的网络平台“家园网”上,他共设置了28个专题学习,从古代的《诗经》、《论语》、李白、杜甫、韩愈、王安石、苏轼到现代的鲁迅、萧红、曹禺、沈从文,再到当代的北岛、顾城、海子、王小妮、雷平阳……从文艺复兴的莎士比亚,到“迷惘新一代”的海明威,再到意识流小说先锋伍尔芙、存在主义者加缪等都出现在他自选的“教材中”。

  “真正的经典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心灵,给他们以灵魂,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思想家倾心对话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文和凶杀故事的人,两者思想空间和精神世界差距不可以里计,而学校的语文教育,就应该摒弃那些非经典之作的语文学习,摒弃那些拦腰斩断、割裂经典、急功近利的‘应试阅读’,还要拒绝那些快餐式的‘浅阅读’、‘悦读’对学生的侵蚀。”吴泓说。

  28个专题编排的内在逻辑是根据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发展由“感悟”上升到“思辨”,并以“思辨”为主逐步过渡到“研究”的规律。“两千多年前的爱情大家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每届高一学生,吴泓都会用《诗经》专题作为学习的开始。

【编辑:吴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