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教事业迅速扩张 课程名目多水平参差不齐(2)
课程名目多水平参差不齐
早教优质师资人才难觅
早教机构所宣称的无外乎按照年龄段设定课程,包括音乐、语言、形体、思维等方面的内容,一节课收费从60元到100元不等,每周平均要上两节课,每月学费500元到800元不等,一年下来最少也要6000元,而周末上课还要额外加钱,堪比高等院校一年的学费。
对于早教市场,父母们最大的抱怨是:水平参差不齐,价格收费没谱。
在东四环附近的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姚女士无奈地告诉笔者,试听课结束问都记住了什么,4岁的孩子眨巴眨巴眼,好一会儿蹦出个“yellow”。“中外两位老师带着10个小朋友一块看英文动画片,嘻嘻哈哈地倒是挺热闹的,45分钟正常收费至少120元,孩子就记住了一个单词。”
从初期的“身体保育”,到后来的“智力开发”,再到“性格培养”,早教的产业模式在不断拓展,呈现多元化,许多号称进入3.0时代。早教机构设置的课程名目繁多,且各家都标榜自己的最先进、最科学、最合理,但参差不齐的师资力量也无法让人放心。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针对0-3岁的早教专业。有业内人士透露,早教机构的从业人员多是幼师毕业或有一点幼儿园经验的人,不排除为了节省成本,找一些没有学过教育学方面知识的人担任老师,声称的“专业训练”其实不过是公司内部培训,又怎么能保证孩子得到科学严格的系统化开发培养呢?
对此,红黄蓝教育机构总裁史燕来也表示,按理说,资金只是做早教的“敲门砖”,规范教育理念、设置专业课程、聘用优秀教师和职业规范的管理者,才是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从全行业来看,早教产业缺乏管理规范,存在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收费标准千差万别的情况,对于我国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东方爱婴已经有建设大规模人才基地的计划,定向培养0-3岁幼儿教师,为自己庞大的、还在迅速扩张的公司提供优质人才。
红黄蓝从成立之初就组织了专门的教研团队,由学前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今年9月份,红黄蓝自主研发的《竹兜快乐家庭》包含DVD光盘、绘本读物、认知读物等8大组合。东方爱婴创始人贾军说:“独特的课程体系能让我们在市场上至少领先半年,而每研究一套新的课程就要投入三四百万元。”
延伸阅读
家长“第一任老师”角色不能丢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发展研究室主任沃建中曾经做过调查,七成以上的家长认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汉字、英语和数学。这个可怕的误区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深受其害。他说:“北京某小学一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而厌学者大都接受过所谓的早教。”
“关注智商和情商的和谐发展才是早教的要义。”沃建中强调说,选择早教机构固然重要,但是家长都该学些心理学,能够陪伴和指导孩子更为重要。
有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早教很必要,但不能过度,特别是目前早教市场存在着诸多亟待规范和完善的问题,与小孩子的身心成长并不适应,而家长们“第一任老师”的角色,是谁都无法取代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认为,早期教育不是应试教育,只是教育启蒙和潜能开发,这个任务不能完全托付给商业性机构,家长们还必须身体力行,多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创造符合孩子的成长环境,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
同时,专家们还提醒广大家长,我国的儿童、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不亚于发达国家的孩子,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做事被动胆怯,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等,种种缺点大都源自重知识灌输、轻人格培养的育儿积习。
专家观点
早教监管应纳入教育部门视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
根据现有规定,教育部门负责3-6岁学前幼儿园的准入和管理,对0-3岁教育机构没有监管职责。
目前,各类早教相关机构多以公司名义在工商部门注册,进行商业运营。按照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工商部门却无法对早教机构的办学标准、师资准入、监督考核做出客观评价,而市、区县教育部门无权监管,从而导致早教市场出现准入门槛过低和无序混乱的状态。
所以,应由教委牵头,会同人口计生、卫生、工商等相关部门及专家,对早教市场的潜力、规模与现状等进行全面调研,并尽快制订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最好建立地方法规,将早教机构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范围。
为确保早教市场的健康发展,还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将培训机构的审批权由工商部门转归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人口计生部门。同时,需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此外,还要会同发改委等部门进行价格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核准基本服务定价。(安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