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学术标尺量一量“22岁教授”
3月20日,中南大学决定聘请22岁的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这样刘路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教授。2010年,就读中南大学大三的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国际数学逻辑界,被称为“数学奇才”。
相较于国内高校多数人熬到四五十岁才评上教授,刘路的学术晋升道路可谓坐上了“火箭”。中南大学如此不拘一格地拔擢这位90后,在收获一片赞誉的同时,也遭到了不少非议和质疑,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遴选人才的大讨论。
支持者认为,这是学校惜才爱才的表现,有助于破除学术圈的论资排辈之风,在制度上具有破冰意义;质疑者认为22岁的年纪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当什么教授,年纪轻轻一顶教授的大帽子压下来,搞不好会重演伤仲永的悲剧。
其实,能不能当教授,年龄显然不应该成为决定因素,也不能看是不是学生。大学里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当教授?这是争论刘路教授资格首先要搞明白的问题。显然,教授的工作就是做学问,因此能不能评上教授最重要的就是看学术成果够不够分量,而不是什么年龄够不够大,成果来得困难还是容易,评上以后会不会带来压力。当今学术界,专业高度细分,学科之间的门槛很高,像刘路研究的“西塔潘”猜想,别说是普通人,就是数学专业人士,不是同一领域都不甚了了。因此,世界一流大学评教授,向来最看重的是同行评议,把你的研究成果在同行面前晒一晒,能否评上自有公论。从中南大学的表态来看,该校评刘路为教授是就其研究成果征求了该领域校内外专家后统一会商做出的决定,并不是草率之举。
而各方的质疑声中,最有分量的也是来自于一些业内人士发出的声音。比如有数学家指出,刘路破解的这个猜想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难题,根本算不上世界级,其提出者的学术水平也很一般,不是什么“知名数理逻辑学家”。所以,为平息汹汹物议,中南大学不妨组织数学家们对刘路的成果再进行一次公允的评议。
让学术的回归学术,这应当成为我们评价这位22岁教授应有的立场。不可否认,当前在弥漫着浮躁之气的学术圈,在评选教授时,对各种项目、行政职务、论文数量的过分强调,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教授这一称谓的学术本意,而刘路以破解一个数学难题评上教授,在短时间内以一个横扫学界陈规陋习的青年才俊形象横空出世,就像一股清流,寄托了人们对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美好愿景。
说到底,只要能做出学术界公认的成果,不论你是海龟还是土鳖,是科班出身还是自学成才,是20岁的年轻人还是白发老人,都可以当上教授、博导,都可以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相应的学术资源与学术地位,这才应该是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的应有之意。(卢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