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小学引慈善入课堂 做义工计入学生评价
中新网郑州3月30日电(汤荔) 河南一小学将慈善引入小学课堂,校方称慈善课的目的是教会孩子“感受爱”和“付出爱”,有别于传统的思想品德课。
3月30日上午,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三年级孩子们正在观看生命诞生的影像资料,老师引导孩子描述小时候的自己。学校导育处主任金宝会告诉记者,这就是学校新开的慈善课的第一课,目的就是要教会孩子感受自己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享受到的来自父母和亲人的爱。
据了解,学校目前所用的这本小学版的《慈善读本》,是由中华慈善总会统一发布的。也是河南省首次面向小学生开设专门的慈善课程,每周在每个班级上两节“慈善课”。《慈善读本》的第一篇就是“爱,在生命诞生的时刻”,书中除了一些世界著名的慈善人物的故事外,还有迈克·杰克逊的公益歌曲、一些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游戏等。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孩子在享受家长关爱的时候都会觉得理所当然”,金宝会说,学校开设慈善课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感受爱”和“付出爱”。
金宝会表示,学校目前开设的慈善课属于思想品德课的一部分,但是有别于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慈善”的表述更加国际化一些,学校希望通过这种课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规则,配合课堂教育,学校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要求孩子在家里要帮助父母做家务,鼓励孩子走进社区、敬老院去做义工,并且把做义工的次数时长都计入对于孩子的评价系统。
据了解, 许多国际一流中学都对学生进行“创造·活动·服务”的时间有规定,在加拿大,学生为获得省高中毕业文凭,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社区义工的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