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生源师资经费均存困境 如陷入弱者愈弱怪圈
在交通不便的农村边远地区,有一些小规模学校。他们学生不多,但不可或缺;他们运转困难,但艰难支撑。因生源萎缩导致的办学成本剧增、因编制有限导致的师资老化、因不受重视导致的学校边缘化,挡住了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步伐。坚守的小规模学校,如何突围?路在何方?
3月26日上午,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威东寄宿小学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偌大的操场,只有稀稀落落60多名学生。校长王润如告诉记者,2007年学校改扩建时,还有200多名学生,操场还有点站不下,可现在,人越来越少。
如今,对于这所只有68名学生的寄宿小学校长来说,最大的担心,便是生源减少。“没有学生,学校就办不下去了。”
王润如的担心并非个案。经过10余年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农村教育办学重心逐渐上移,目前各地保留下来的村小或教学点,普遍面临着生源极度萎缩、师资紧缺、办学经费不足等生存困境。“办不下去了”,成为很多校长的困惑。
日前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妥善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孩子就近入学的关系。这意味着,对于这些举步维艰、却又必须存在的村小和教学点,不能随意撤并。然而,问题在于,不能撤并却面临“办不下去”困境的村小或教学点,如何突围,其出路又在何方?
1生源萎缩、办学成本剧增——
“必须保留村小供孩子们读书”
从义务教育法普惠性、强制性要求看,从老百姓就近入学的需求看,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仍将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事实上,威东寄宿小学的学区范围并不小,服务于周边几个移民新村的1万多户籍人口,拥有适龄儿童300多人。
这所7年前才新建的寄宿制小学,还是当年朔州市寄宿制学校的样板校,食堂、宿舍、多媒体教室等办学设施一应俱全,配备多名生活教师,能够为寄宿学生提供保姆式的后勤服务。
如此优越的办学条件,为何还留不住生源?
王润如告诉记者,学区内户籍人口有1.3万多人,可常住人口只有4000多人,绝大多数农民都进城务工了,他们都把孩子带在身边,送到县城小学读书。农村逐渐“空心化”,农村小学也出现“空心化”。威东寄小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少,300多名适龄儿童,只有60多人留了下来,仅占1/5。
生源减少了,可学校还得运转。王润如算了一笔账:威东寄小一年保证学校运转的取暖、水电、设备更新等费用,至少得40多万元。按照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的5万多元,只够应付日常性开支。现在全凭财政倾斜支持的专项经费,才勉强维持学校运转。
“办学成本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达到了5000多元,都快赶上中部省份一名大学生的培养费用了。”右玉县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补充说,“对右玉这个财政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家级贫困县来说,这样的办学成本和办学效益,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然而,这方圆5公里内硕果仅存的一所小学,却又不可轻易撤并。
王润如说,留下来的60多个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残疾人家庭、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如果学校被撤并,这些学生很可能面临失学的危险。“困难再多,为了这些家庭困难的孩子,学校都要坚持办下去。”王润如说。
“从办学规模效益来看,对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其提供扶持帮助,不如撤并更为简便易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说,“但是,从义务教育法普惠性、强制性要求来看,从老百姓就近入学的需求来看,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仍将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际上,小规模的村小或教学点,在农村教育体系中仍占据着半壁江山。广东省茂名市一名长期关注农村教育的基层校长蔡志调查了茂名266所学校后发现,尽管经过多年的布局结构调整,但2011年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仍然占到58.6%。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农村城镇化在推进,但农村并不会消亡,仍然还会有留在农村的孩子,必须保留这些农村小学供他们读书。”蔡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