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公益”成学子公益实践 尚存宣传创新困境(2)
高校“微公益”形式 打造平台吸引目光
对于“小题大作”的项目,王琛介绍说:“‘小题大作’牵扯到了企业、公益项目还有大众三方,所以我们要兼顾这三方的需要。企业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要企业去支持我们的项目,去参与,去做一个公益营销。”
王琛最近几个星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跟企业沟通,征询他们的意向,为他们设计公益营销的策划和整体的公关方案。在“小题大作”的“微公益”网站上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和中国平安开始了合作,网页醒目地提示:“所有用户每回答对20题,中国平安将向‘保护母亲河行动’——绿色希望工程项目捐赠一棵树。”
王琛认为“微公益”的开展必定需要社会资源的投入,尤其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获得实力雄厚企业的支持更是关键。“企业本身做捐赠是没有宣传的,这种模式可以把捐赠跟宣传结合,本身是有价值的。我们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帮他们想更多方案,这对于‘微公益’平台的持续维系很重要。”
“小题大作”的运营模式可以总结为:网民做题、企业资助、平台沟通。在这个过程中,网民们通过回答一定数量的题目,使企业兑现自己的公益承诺,而平台作为活动的中介,既帮助网民们实现“微公益”的理想,又协助企业进行公司宣传,可谓一举两得。
“小题大作”是高校学生在“微公益”中“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它突破了学生群体的狭小生活圈,而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公众群体。在谈到项目运作中的困难时,王琛认为联系企业是最艰难的,“你要打不止一百个电话,打通找到人很难,找到人愿意听你讲又难,听你讲完愿意让你发邮件给他很难,发完之后愿意回复你巨难,愿意跟你合作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困难重重,“小题大作”项目组的成员依然风雨无阻。在他们看来,这种模式的“微公益”前景光明,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扎根广大学生群体
与“小题大作”项目的初衷不同,爱心社“收衣服”活动一开始就将目标群体设为高校学生。为了让“收衣服”活动运作更规范,爱心社的负责人在北京范围内寻找公益机构,最后“同心希望家园”的理念打动了他们。作为农民工发起的组织,“同心希望家园”希望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公益活动,让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们感受到异乡的温暖。
爱心社“收衣服”活动的合作对象是“爱心超市”,社团定期组织衣服捐赠活动,范围覆盖北京大学的主校区和畅春新园等,宣传期间在北大未名BBS上发帖、印海报、发传单,挨个宿舍进行宣传。同时于瀛要和“爱心超市”联系,让他们派车来拉衣服。于瀛说:“北大学生捐赠的衣服质量大都很好,适合各种年龄。尤其军训的衣服,工友们特别喜欢。”
将社会的需求引进高校学生们的公益实践,爱心社“收衣服”活动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项品牌活动。有些学生在换季整理衣服时,就常念叨:“爱心社怎么还不收衣服?”学生宿舍楼的楼长们对此事也格外支持,每到收衣服的日子,楼长就会腾出告示板,让“收衣服”活动能广而告之。
高校“微公益”困境 参与人员变化快
尽管高校“微公益”获得大学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每个项目表面上都办得有声有色,但其中的难处只有这些负责人最清楚。徐艺峰说:“支教队伍中除了5个人之外,其他人员都在变化,不停地换。这就存在怎样维持流动性很大的队伍长期、高效工作的问题。”
人员流动性大,是高校“微公益”实践中很普遍的问题。由于不存在必须行善的压力,每个人的举手之劳都多少带了几分随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则不必勉强。这对于组织者来说,团队的不断解构与重组意味着很大的运行成本,成员管理成了“微公益”社团的一大心病。徐艺峰介绍说:“我知道以前很多院系都有支教活动,但大多没有坚持下来,其实还是一个如何持续下去的问题”。
宣传推广不如意
除了持续性的问题,“微公益”社团还面临宣传与推广的困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公益项目的负责人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扩大活动的覆盖范围,但效果常不尽如人意。王琛说:“项目一开始宣传得比较猛,会很有新意,朋友们也会帮着扩散。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扩散的能力肯定会变弱,所以现在我们要找到更好的方式。”
为了找到效果更持久的宣传渠道,王琛想过很多方法,比如写软文、拍纪录片、接受采访和跟媒体合作等,但他最推崇的还是近来流行的微博。微博传播成本低、速度快,但也存在问题。你用什么方式能扩散出去?不是每个东西都有病毒营销的特质。所以我们怎么样能扩散出我们这个圈子?从学生这个圈子冲出去其实很难。”
创新突破口难寻
宣传之外,找到“微公益”活动的创新突破口也是一个困难。爱心社的于瀛说:“‘收衣服’的活动已经比较成熟了,一个个负责人就这样接下来、做下去,但是不知道能有什么创新,似乎陷入了僵局。”
“变则活,不变则死”,对于品牌“微公益”活动亦然。找到公益项目的突破口,是高校“微公益”获得更多关注和参与的源头活水,但是受制于高校学生在经济条件、活动范围、知识结构和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高校“微公益”的创新便显得步履维艰了。
高校学生在“微公益”上的热情超乎社会的想象,他们行善却不愿拔高自己,“微公益”在他们那里不过是爱与同情的本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成长、成熟,挥着汗水,也流过泪水。高校“微公益”的点滴,令人动容也发人深省。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口号:“微公益”,爱并快乐着!(通讯员 郑玉婷 胡宇齐 缴蕊 吴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