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升初备考攻略:权威信息看官网 简历要醒目

2012年04月23日 16:1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2012小升初备考攻略之报名篇 权威信息看官网简历不必太花哨

  在上周末的执信中学初中艺术特长生校园开放日上,有家长上台硬塞孩子的简历,企图获得学校领导的青睐。一时间,如何制作“小升初”简历成了很多家长当下的难题。此外,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某民校最终定在6月22日上午考试,但却遭到了校方的否定。面对满天飞的招生信息,到底该信谁的,这着实也让家长和学生昏了头。

  为此,羊城晚报本期特别从小升初报名的两个方面———甄别信息真假的渠道以及制作小升初简历的技巧,为家长和学生指点迷津。

  信息渠道———

  权威发布看学校官网

  小道消息逛热门论坛

  从现在起至5月份,“小升初”民校大小联盟以及各单考的民校,都在陆续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往年由于可以连续考几家学校,很多学生和家长把校园开放日当成了“民校游”,只要时间不冲突都尽量到不同的学校走走看看。但今年由于多数民校考试时间统一集中在6月22日一天,家长们选点也不必太多了,只需去自己意向最大的一两所学校走访即可。但如何获得甄别准确的信息渠道,是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准确的招生信息从哪里来?立尚教育的小升初专家认为,学校官方网站是最权威的信息发布源。此外,学校官方网站是展示学校的一个窗口,从中可以窥探到学校的文化及信息。招生资讯是重中之重,中考升学率也要重点关注,但很多时候升学率的决定因素不是学校,而是优质的生源,所以还更要关注学校官网上对于学生课堂或学生课外活动的表述等等。

  获得了官方的信息之后,如果还想打听该学校的“小道”消息,教育专家建议,不妨加入几个比较热门的小升初论坛,在那里有很多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的家长正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家长作为亲历者,也最有发言权,不少人的意见和建议很到位。但必须注意的是,论坛上的话很多带有个人情绪和主观意识,家长切忌百分百相信和照搬,最好要经过求证。还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再作定夺。此外,在很多机构网站也都会有第一时间的备考资讯和策略发布,这样就可以省去大海捞针的时间了,但是当中可能潜藏着商业性的引导,家长要综合考量才行。

  立尚教育总经理冯颐特别提醒家长,对于考生的自身情况,最熟悉的莫过于其任课教师,尤其是课外补习班的教师,他们一般具有多年小升初经验。“家长尽管可以向其询问更多细节,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简历制作———

  关键信息清晰醒目

  重点展示获奖历程

  不少家长在校园开放日去咨询学校的招生情况,但他们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准备,漫无目的地扎进一堆堆的人海里。听人家咨询、做笔记。部分有经验的家长则不一样,他们不会两手空空而去,手里攥着多份孩子的简历,准备随时向学校负责人呈上。

  “升初中都要简历,这不是给家长出难题嘛。”家长冯女士说,她上一次做简历是10年前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想到儿子小学毕业就要做简历,才短短六年的小学生涯,“这要从何写起呀!”冯女士十分抓狂。

  她告诉记者,后来是找到了一家专业制作简历的公司,本来她只是要求把基本的信息罗列上去就行,没想到制作人员却劝她不能“太朴素”,否则会吃亏,因为其他人都做得很精美详尽。冯女士最终只好就范,花了两百元帮孩子制作了一本简历。

  “小升初”的简历应该具备哪些内容?某重点小学的王老师曾经帮自己的学生制作过简历。她表示,简历有两个要点:一是关键信息一定要清晰和醒目,让老师一眼扫过就可以看懂;二是自我介绍不能太长,要生动地把自己的特点概括出来。

  “小学生的简历真的不必太花哨!”某民办学校黄校长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收到上百份简历,简单或复杂,粗糙或精美,什么样的简历都有,最让他受不了的是有些学生的简历成了写真集,把很多生活照都夹在简历中,有比赛的,有演出的,有一家人合照的……“不知他们是想告诉学校怎样的信息,但总之这让我个人很反感。”

  黄校长指出,其实简历除了介绍基本情况之后,最能体现的就是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所在。可以把重点放在获奖历程的展示上。“获奖证书最好是分类罗列,不要什么获奖证书都订在一起,要根据不同的学校,有的放矢地把对方感兴趣的奖项呈现出来。比如有的学校看中奥数比赛的奖项,有的学校看中奥英比赛的奖项。”

  有中学老师反映现在的小升初简历流行“拼爹”,很多学生都把家长的官衔写上去,甚至有些还用黑体字重点提醒,这让老师哭笑不得。这位老师表示,老师根本不会太在意这些,注重的还是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发展潜能。简历是老师了解学生的载体,而非“敲门砖”。(记者 陈晓璇)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