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承父亲遗志助学15年 自建基金资助1800人
继承父亲遗志助学15年 带动受惠学生反哺乡邻
10万教育基金“长成”260万
教师夫妻让爱心助学薪火相传
转眼六一将至,(武汉)江汉区退休教师卢明、陈静一又开始挂念远在蕲春老家的贫困孩子:他们怎么过六一,是不是用上了新的笔记本?
自从二老秉承父亲遗愿,成立“陈自强教育基金会”起至今,已是整整15年光景,资助了1800名贫困孩子。
儿女接过父亲助学遗志
陈静一的父亲陈自强是国民党的一名军官,长期在外奔波,行踪不定,后又另娶妻室。陈静一和母亲相依为命、四处逃难,艰难度日。1949年,父亲丢下母女俩撤往台湾。
依靠助学金,陈静一读完中学,考上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之后多后由于父亲的身份,陈静一吃了不少苦。
1987年,海峡两岸打开交流之门。陈自强作为首批返乡老兵,踏上回国路途。51岁的陈静一与75岁的父亲骨肉重逢。“父亲一米九的个子,国字脸,我竟完全没了印象。”
这次相处,陈静一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他深爱家乡蕲春的土地,深爱着祖国,他对教育事业无比重视。”在女儿女婿的陪同下,陈自强急不可耐地回到家乡蕲春县青石镇。40多年后重返故土,老人热泪盈眶。
家乡学校的破败程度,让陈自强忧心:没有教室,没有窗户,没有课桌椅,屋外下大雪,孩子们不仅身穿单薄,有的甚至打着赤脚上课。十一二岁的孩子,由于交不起10元的学费辍学当保姆。看到此景,本不宽裕的陈自强当即捐款1万元助学金。
1996年,弥留之际的陈自强说出了临终遗愿:想在内地成立教育基金,帮助家乡的贫困学生。卢明、陈静一夫妇应允下来,动员在台湾同父异母的弟妹们共同集资10万元,成立了“陈自强教育基金会”。每年的万元利息,用做资助金。
15年助学路后继有人
从此以后的14年,每年9月第一个星期,夫妇二人都会亲自去蕲春县青石镇介天小学,给100名贫困孩子们送助学金。为了保证钱用到孩子们身上,他们每笔钱都用信封装好,交到学生手上。“也许只是10元、20元,却能让孩子免于辍学之苦。”
1989年,53岁的陈静一患上淋巴癌,晕倒在江汉区友谊路中学讲台上。但她仍忍受住化疗的痛苦,一次次奔波在去往蕲春的助学路上。
逐渐地,10万元基金的利息不足以发放资助,幸好父亲的朋友再次捐赠10万元。老两口就用这20万元,在常青花园买下一套房子,用每年的一万余元租金发放助学金。“到后来,国家开始实习九年义务教育了,我们的担子也变轻了,助学逐渐变为助困。”
爱心得到回报。许多当年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学成归来,已成为大企业家,开始回馈社会。2011年,其中一位曾受资助的骆姓企业家捐资150万进入基金会;另一名企业家捐资60万;卢明陈静一夫妇也将20万买下的房屋卖掉,所获的50万一并捐出,总计260万元,在省民政、教育部门登记管理下,正式成立非公募基金会“湖北省自强教育基金会”。
如今的卢明80岁,陈静一75岁。他们终于可以安心让基金会顺利运转了——去年9月,基金会第一次资助,就拿出了24万元捐赠款。受助学校从一所,变为蕲春县一中、三中、四中等六所;受助学生从100人增加到300人。
这两位江汉区的老师,毕生奉献于讲台和助学路。老两口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的关心,也将继续延续下去……(记者 刘元聪 实习生 王爽 通讯员 朱素芳 曾颖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