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教育不是空中楼阁
近段时间,“职业素养”这个概念跃然报章,成为职业教育新闻报道中的一个关键词。一个共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职业素养”上却有所欠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曾对876名学生进行了职业素养的调查,调查表明:高职生思想活跃,但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普遍不高;他们价值观念多元化,但是理想信念淡化;他们普遍具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等。(《中国青年报》5月21日)
对此,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兰明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技能至上”、“能力越位”和片面追求“简单就业”、“一时就业”的倾向,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相对处于职业教育“边缘”的境地,当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成为除了具有出色的一技之长之外,还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人时,职业院校的学生才会生活得“更有尊严”。
笔者以为,“职业素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背后有着比较微妙的因素,甚至包含着一种讽刺的意味。我们不妨回归职业教育的本源,追问一下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相信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一定不会缺少一些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如培养有知识、有文化、高技能、高素质、有职业精神与道德的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必定是要让学生们获得综合性全面发展。可现实中,为何“职业素养”却偏偏被边缘化,成了大家呼吁的一个空口号,甚或成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空中楼阁?
如果将技能、知识和学术水平比作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硬实力,那么职业素养则是一个人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但是,往往这两者并不能完全、理想地实现和达到。
首先,这两者实现的媒介和场所、衡量的标准并不一样。技能和知识的获得、学术水平的提高,完全可以依靠课程、靠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灌输。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更像是“专门家”,有专业之分,每个人各有所长,而且每门课程的实施都有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以及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最终还可以通过考试、论文等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大致学业水平。而职业素养包含的意义比较广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在于课外,可选择的范围更大、方法更多样,比如企业实习、社团活动、宿舍生活等都有可能成为培养学生素养的场所和媒介,况且这种成长与学习更诉诸个人经历,并非直观的、可以科学量化、直接衡量的。
其次,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职业院校里的工作者似乎每天都忙忙碌碌:从社团活动到学术讲座,从纪律检查到宿舍评比,从课堂学习到企业实习,大学里的管理者、辅导员、任课教师每天都被日常琐碎的事务所牵绊,大家工作的重心大多是围着学生转。按理说,终日与学生在一起,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机会,为何现实却并不令人满意?香港城市大学内地及对外事务处(MEAO)协理副校长程星教授认为,尽管我们大学的管理者为手头堆积如山的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却很少有人停下手来,静静地想一想:“我这是在干什么呢?我做这件事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没有停下来认真想一想我们从事的工作到底都有什么意义,而学生事务大体就是这样一个“意义”奇缺的领域。
综观整个学校教育,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主要来自老师和课堂,而处世、为人、办事、说话等非学术的才能主要是在课外生活中形成的。程星认为,学生事务规划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求“意义”的过程,从需要什么样的结果,到设置相应的机构,最后考虑在输入端放些什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些步骤应该是环环相扣、逻辑紧密的,而不仅仅限于有远大目标,却缺乏操作性的空谈。
当前,普遍认为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是要适应企业的需求,而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因此,说培育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第一要务并不为过。一方面,职业院校有必要创造一种有效的校园氛围,将职业素养培养的目标贯彻、渗透到学校事务、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定期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经历加以追踪,收集数据分析,真正了解学生真实的发展,多反思与所要达成的目标还有多少差距。(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