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中国高考遭种种质疑 公平正在受到威胁(3)
危及公平的变革都应叫停
5月23日,张千帆等来自北大、清华、社科院的15位学者上书国务院和教育部,请求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切实推进教育与社会公平改革”。
不少专家认为,打破一考定终身,实现高考公平关键在于改革录取制度而非高考考试本身。
张千帆认为应废除招生指标体制,采用统一考试,平等录取原则;对精英学校可在统考筛选基础上增加自主考试;对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考生,可暂时实行同比例录取,大学在这些地方招生比例应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浙江省今年将“三位一体”的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扩展到17所高校。“三位一体”指高校将考生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高考成绩等三项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按综合分择优录取。这一模式作为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尝试,备受关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录取制度应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具有多元性,考生和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性,程序公开透明。
曾任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刘道玉认为,高考改革不在于考和不考,重点在于“怎么考?考什么?由谁来考?谁来规定这个录取标准?”他建议教育部适度放权,主要负责制定高考法规政策,然后监督查处严重违规者。
也有学者认为,高考不应过多承载改变命运的功能,因为如果仅凭高考才能改变命运,意味着民众在社会地位和福利保障等方面存在着缺位。
在熊丙奇眼中,高考应成为学生自主的求学选择,而这需要拓宽多元成才空间,缩小行业间、岗位间福利待遇差距,同时打破学历社会,引导每个人关注教育的内涵,而不是教育对人身份的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程方平教授认为,高考一直在改革和探索,但无论怎么改,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则底线不能突破。在他看来,任何可能挑战公平公正的变革都应该叫停。(记者 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