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建国以来教育部六发减负文件 难遏学生升学压力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12日 17: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编者的话】

  为进一步破解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之道,中国教育报近期推出了“热点大家谈·减负系列报道”。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中国教育报联合举办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研讨会,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习负担建言献策。本版今日刊出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当前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原因是什么,对策是什么?”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中国教育报联合举办的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教师、家长等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面对面的讨论与交流。

  如何理解“学习负担过重”?

  如果学习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信心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合理确立,那么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无疑是负担过重。

  “我前段时间去一所高中,晚上十点半,教室里灯火通明,第二天早上六点半,教室已是琅琅书声。除去孩子们洗漱、吃早饭等时间,可能睡眠时间也就6个多小时。”提起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梁威讲述了自己亲眼见到的一幕。还有一些学校的激励标语,也让大家感到触目惊心: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会长眠。

  减负呼声不断,但什么样的学习负担才算“过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什么是负担?负担其实是一种心理感受。”江苏省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校长丁正后说,“对于一个喜爱游戏的学生,让他在电脑旁坐一整天,他不会觉得累,因为他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对于一个不愿动笔写日记的学生,哪怕让他一学期只写一篇日记,他也觉得是一种负担。”

  优生和后进生对学习负担的感觉差别显著,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也注意到了。“班级授课制下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预设是:全年级或班级学生学业水平是大致相同的,但事实上,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却有显著差异。相同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而言,负担状况肯定不同。减负工作,首先应该关注那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负担。”李永生说。

  马东宝是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副校长,也是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他一直为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困扰着:“当看到孩子一脸的凝重与疲惫,终日难见笑容的时候;当他们再没有了与父母的亲昵,成天无奈地坐在书桌旁的时候;当动人的音乐与假日的旅游成了他们难得奢侈享受的时候……我们知道,孩子们累了!”马东宝用一组排比句道出了一线教师对于孩子们学习与生活状况的担忧。

  怎样的学习负担才算过重?学生家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王葎认为,如果学习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信心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合理确立,那么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无疑是负担过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对1999年以来学生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十年来中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在“学习日”近八成睡眠不足,在周末也有超过七成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这种状况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危害不言而喻。青少年时期因学业负担过重导致的长期睡眠不足、心理焦虑不仅会损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会带来长期的精神创伤和人格障碍,影响他们长大后的社会行为。

  不仅是睡眠不足,201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中小学家庭教育支出大约占家庭收入的三成,年平均费用为8754.4元,而用于课外班等各种扩展性教育支出的年平均费用为5862.8元,约占家庭教育总支出的67%。

  “这意味着什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说,“在大城市,如果每节课外班100元,那么孩子们每年要多上58节课;在中小城市,如果每节课外班50元,那么孩子们每年要多上近120节课。课外班的增加,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当前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个真问题,不是假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说,“学习负担是相对的,学习负担过重问题是绝对的。具体地看,也许某个孩子的负担并不重,一些学校通过教学改革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真实性、客观性、严重性已经被社会普遍感受到,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睡眠质量,也影响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未来公民的素质,不容回避,也无须粉饰。教育界和整个社会,只有直面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