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州一幼儿园老师因孩子午休说笑让其互打耳光

2012年06月26日 08:09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郑州一幼儿园老师因孩子午休说笑让其互打耳光
当事老师和园长向家长道歉。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郑州一幼儿园被曝老师虐待孩子

  女老师:自己也动手打过孩子,“他们不听话,我也没办法”

  幼儿园负责人鞠躬道歉:管理上有责任,对家长的要求会一一满足

  孩子在幼儿园被生活老师要求自己打耳光,与小朋友互打耳光。这让不少家长表示震惊、愤怒。

  当事老师称,因孩子在幼儿园不好好午休,自己管不住,没办法。该幼儿园负责人称:“在管理和对老师的教育上,幼儿园有责任。”

  哭诉

  孩子被老师要求与同学互打耳光

  昨日早上7点多,郑州市丰庆路与博颂路交叉口附近文化绿城小区内,文化绿城鹤立幼儿园门前,围了数十名孩子家长。家长们说,他们不是送孩子上学,而是来幼儿园讨个说法: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虐待”。

  陈女士6岁大的儿子小宝(化名)是该幼儿园大一班的学生,上周孩子放学回家时,陈女士注意到,孩子脸上有不少红血丝,“当时以为是凉席印,没想太多。”直到前两天,她接到另一个孩子家长的电话:对方的儿子在幼儿园被要求和同学互打耳光。

  陈女士赶紧问自己儿子,得到了让她愤怒且震惊的回答:上周四中午在幼儿园睡午觉时,老师让孩子自己打耳光,孩子打得轻,就让和同学互相打耳光。

  这下她明白了,儿子脸上的血丝,不是凉席印。陈女士赶紧联系孩子班里其他学生家长,结果让这些妈妈更震惊:全班38个孩子,不少孩子向家长承认有这样的事。

  6月24日上午,几名家长代表将该情况反映给幼儿园,未得到回复。昨天早上,数十名家长来到幼儿园门口,扯起了质疑幼儿园的横幅进行抗议。陈女士叫来儿子小宝,按照陈女士的指点,记者在孩子的左边脸颊上看到数道细小的红色血丝。

  孩子的遭遇让不少家长心疼,在幼儿园门前,一些妈妈的情绪开始激动,倾诉时一度泣不成声。

  老师

  管不住孩子才有此举动

  家长口中让孩子互打耳光的老师,是该幼儿园大一班生活老师小刘。面对家长们的声讨,站在门外的小刘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

  随后在园长办公室,小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让孩子互相打耳光的情况确实有过。

  小刘说,午休时这两个孩子一直不睡觉且在说笑,她说了几句未起到效果,便让孩子自己打自己嘴巴。两名孩子开始照做,但两个孩子仍是嘻嘻哈哈,“就让他们互相打耳光。”她称,此外还有五六名孩子被要求自己打自己嘴巴,她自己也打过个别孩子,但下手不重。

  她说,自己平时和孩子们的关系还算比较好,所以板下脸让孩子听话时,孩子们往往不听。午休时他们一直说话,她多次劝说也没人听,“我也没有办法。”

  交谈中,这名年轻姑娘开始失声痛哭,并连连摇头表示自己此种做法“不合适,不应该”。

  幼儿园

  园方在管理上有责任

  昨日早上,在情绪激动的家长中间,一名中年男子不停走动。他是该幼儿园的负责人丛园长。他称自己前段时间不在郑州,对于此事,他数次向在场的家长鞠躬致歉,“昨天中午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我才知道。”

  他介绍,当事教师今年3月来园里。原则上,出现这种情况老师要被开除。“在管理和对老师的教育上,幼儿园有责任。”

  随后,家长们向园方提出了他们的诉求:包括当事老师、幼儿园向孩子和家长道歉;幼儿园教室等处安装监控;孩子们要进行体检、特别是听力检查;要求园方赔偿孩子的精神损失费等。

  对此,昨日下午2时40分许,丛园长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们正积极跟家长协商,同意其相应的要求,“要一样一样来做。”

  担忧

  孩子以后是否会有暴力倾向?

  “这事儿出现在孩子身上,孩子会不会有心理阴影,以后会不会有暴力倾向?”一名孩子家长担心地说。对此,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张帆表示,“这种情况对孩子肯定有影响。”

  她说,幼儿园孩子的行为方式主要通过向外界学习形成,“老师采取这样的惩罚方式,在孩子们认知领域里,就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会养成他们以后这样处理问题的习惯。”因此,老师绝对不能仅仅采取简单武断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她称,家长可通过讲故事等正确引导,让孩子改掉打人的不良习惯。如果一些孩子因此受到较大的惊吓和伤害,出现做噩梦或不愿上学的现象,家长则要为孩子寻求一定的心理疏导。  河南商报记者仝存瑞

【编辑:吴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