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整体向好 区域间均衡起伏不定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7月02日 16: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整体向好区域间均衡起伏不定

  教育调查网络版仅限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首发,与本报无协议转载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机会不断增加,区域性差异逐步缩小,教育公平得到很大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基础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别、城乡差别、校际差别、受教育者群体差别以及均衡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各地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现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状况如何?在时序上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本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评价体系及战略研究”课题,借助我国教育发展的宏观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构建教育均衡指数,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等四方面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一方面,使用宏观数据构建教育均衡指数,运用两种指标体系测度了1995—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程度。另一方面,课题组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等省进行了微观调查,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作了测度。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均衡,但区域间、城乡间的生均经费差距较大,不同类别学校间发展还不够均衡,不同群体的入学方式存在差异。

  本研究报告基于宏观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差距整体上出现了逐步缩小的趋势,基础教育发展整体上正在逐步走向均衡——

  1 宏观数据实证分析:1995—2010年基础教育均衡指数测度

  测度结果显示,各项子指数和总指数大致的发展趋势都在向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这充分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正在逐步从不均衡走向均衡。但区域教育均衡指数在很长一个时期波动不前。

  教育指标是教育实证分析研究的基础,也是教育决策的重要参考。教育均衡发展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过程的均衡和教育结果的均衡。正是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在测度教育均衡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定考察指标:从受教育机会看,用学生入学率、城乡学生入学率差异、城乡男女入学率差异等来测量;从教育资源配置看,用公共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达标率、教师合格率等测量;从教育均衡的过程和结果看,用学生毕业率、辍学率、巩固率、教育普及率等测量。我们可从四个维度出发构建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一和体系二。

  指数(index number)是经济分析的一种特殊的统计方法,它主要是用来反映事物数量的相对变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是通过对一定的教育指标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计算出教育发展的一个个数值,再依据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的实际,确定不同的发展阶段标准和数值。这样不仅可从不同发展阶段划分和确定教育均衡的标准和要求,同时,政府可以对教育失衡和失误进行及时、准确和有效的测度、监控和调节,规定指数的最低值(下限),并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方式将教育均衡指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以此确保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使用国家公布的宏观数据建立基础教育均衡指数,测度1995—2010年的基础教育均衡状况,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总指数和各分项子指数。

  体系一:教育机会均衡指数包括学生入学率的差异系数、男女入学率性别差异,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包括地区间公用经费差异系数、地区间生均教育经费差异系数、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生均经费城乡差异、预算内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危房比例、教学仪器达标率、教师获得最后学历合格率,教育质量均衡指数包括毕业生升学率、巩固率,教育成就均衡指数包括教育普及程度、受教育年限的教育基尼系数。

  图1-图5都显示:1995-2010年,教育均衡总指数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状况在逐年改善。教育机会均衡指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教育质量均衡指数、教育成就均衡指数也都随着时序变化呈现出均衡的发展态势。其中,教育机会均衡指数在2006年和2007年达到1,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机会均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教育资源配置指数在2001年稍有下降,但整体上升趋势明显。

  体系二:区域教育均衡指数包括学生入学率的差异系数、地区间公用经费差异系数、地区间生均教育经费差异系数,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包括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生均经费城乡差异、预算内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学校教育均衡指数包括危房比例、教学仪器达标率、教师获得最后学历合格率,群体教育均衡指数包括教育普及程度、受教育年限的教育基尼系数、毕业生升学率、巩固率、男女入学率性别差异。

  从图5-图10可以看出,1995-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的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学校教育均衡指数、群体教育均衡指数和总指数依然呈现出均衡的态势。区域教育均衡指数起伏不定,1995-2004年忽高忽低、波动停滞,2004年以来才呈现出逐年线性上升的趋势;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在2002-2006年出现了一个平台期,之后呈现出逐年均衡的趋势。

  从综合体系一、体系二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各项子指数和总指数大致的发展趋势一致,都在向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这充分说明我国基础教育正在逐步从不均衡走向均衡。但区域教育均衡指数在很长一个时期波动不前,说明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尚需付出更大的努力,这点应该引起决策部门注意。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