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南京现家庭互助式“魔法小学” 儿童学种菜做糕点(2)

2012年07月05日 09:07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创办人眼中的“魔法学校”

  家庭互助教育,没有统一标准 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生活热情

  田志明将这种教育模式称之为家庭互助教育,这种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摆脱传统教育体制的刻板和单调,让孩子在家上学,并创造出一个社会性的教育环境。“传统教育体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当前的学校教育是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流水线生产,教育出的孩子类似产品一样,缺乏个性化教育。在这种体制下学生被迫把精力集中在狭小的范围内,做大量重复而毫无意义的脑力劳动,目的只是为了考试。久而久之孩子的创造力连同生活的热情都被扼杀了。”

  田志明发现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很多,不少人认为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教给他们知识同等重要;并相信孩子只要快乐地学习,并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在家上学也一定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于是乎,几个志同道合的家长一拍即合,便有了这所“魔法学校”。记者注意到,正是因为心疼女儿每天要做6个小时作业,清如的妈妈将女儿送到了这里;而从浙江远道加入的天天的妈妈,也是由于不认同传统学校教育,她打算在天天13岁之前不进传统学校就学,努力发掘天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她提供一个开放的教育氛围。

  采访中,几位家长不约而同地向记者强调,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孩子培养成爱提问、会探索、明事理、爱生活、有梦想的世界公民。

  家长眼中的“魔法学校”

  动心者多,多数仍是观望状态 5个孩子的家长打算也不一样

  采访中,田志明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现在他们有两个比较活跃的QQ聊天群,大约有400多位家长。记者发现,在群里,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表示担忧。而对家庭互助教育模式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显然有不少家长动过心,一位妈妈就在QQ群里多次表露,“儿子太个性,太爱提问题,太没有纪律性,如果将来真的不适应学校教育,我们就在家教育。田老师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原来教育可以是这样的,即使不能脱离体制,我也可以淡然的看待儿子的教育。”不过,从现实情况看,绝大多数家长事实上仍处于观望状态,不敢贸然尝试。

  其实,魔法学校里的5个孩子,情况也各不相同,有家长也做着两手准备。比如,年龄大一点的清如和悠悠,她们虽然放弃了在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学籍仍挂靠在学校。悠悠的妈妈决定让她在家上学,不参加高考,不加入学校的那套评判体系。但清如已到了上初中的阶段,清如的妈妈打算让孩子重返学校,她担心这里不能满足一个初中生的需要,清如妈也透露,清如对在家上学并非特别喜欢,在学校她还有很多要好的朋友和同学。

  带着8岁的女儿从浙江赶来的天天妈,虽然决定让天天在13岁以前不接受学校教育,但是对于更远一步的未来也没有做好打算,“没有想到那么远,一切顺其自然,走一步看一步吧。”

  对话田志明

  1,记者:家庭互助教育这种模式最初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田志明:这还得从我的女儿布布说起。我和妻子都是大学老师,2009年女儿出生后,我们两人轮流看孩子,2011年时我便辞掉工作专职带孩子。也是想给她提供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但是封闭的个体教育是不行的,于是我在网上想给布布找个伴儿,想邀请其他孩子来家里玩,渐渐有了这个想法。

  2,记者:魔法学校运营了两个月,现在的状态跟你最初设想一样吗?

  田志明:比我预料的人要少,开始家长们呼声很高,但观望者多,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事实上,在创办之初只有两个学生,我觉得自己简直像是一个贵族家庭教师,而我设想的是更多的孩子加入进来,普通家庭也能够负担的,花费少,受益多,多招学生也能带来分摊成本的实际好处。

  3,记者:你在这里能教多久,学生教到几岁?

  田志明:我没有理由停下来,我肯定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也是我想做的事情。只要有孩子在这里,我就能一直教下去。而且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啊,我们会和家长协商教学的内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4,记者:有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你能看到它的未来吗?

  田志明:我们的教学计划是以半年为单位,因为变数很多,不断有孩子加入进来,也一直在调整中。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长远的规划,只是对未来三到五年内,有一个美好的设想,有十个左右的学生,学校能有一个固定场所,有2到3个专职老师,家长更多地参与进来。

  5,记者:会不会有这样一种状况,某个家长退出了,孩子重新返回传统学校,学习跟不上,家长后悔做出这种选择?

  田志明:可能会有。这也是为什么家庭互助教育强调让家长们一起参与进来的原因,我们在实践中的每个环节,包括课程设置、活动安排,都是所有家长达成一致后再实施。我只能说这种教育模式是好的,是大家共同探讨的结果,但并不能保证家长以后会不会后悔。(记者 王赟)

【编辑:张志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