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探索以职业教育阻断农牧藏区贫困代际传递

2012年07月05日 11:5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虽然三年前未能考上高中,18岁的根让泽仁还是在这个夏天如意考取了一所大学,这意味着他未来的职业舞台将从父辈们世代赖以生存的草原转向计算机通信领域。

  给这位牧区藏族男孩命运带来转机的是四川省于2009年7月推出的“9+3”免费教育计划。根据计划,每年约有1万名左右未能考上初、高中的藏族毕业生被送到内地85所职业学校接受免费中职教育,政府除负担学生个人的学费、补助生活费外,还向这些职业学校提供改善办学条件的专项经费补助。

  在率先启动这一项目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共有42所内地中职学校招收“9+3”免费中职学生10161名,今年首届毕业生毕业,目前在校生还有7500多人。

  作为首批入校生和首届毕业生,根让泽仁在内江威远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学习Photoshop软件应用、计算机维修和动漫设计等课程。今年5月,他通过内江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考试,获得计算机操作员职业资格证书。9月,他将成为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通信专业的一名大学生。

  根让泽仁说:“我有很多朋友很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加入这个项目,他们说现在看来这个‘9+3’机会很好,可以多学知识,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甘孜州教育局职业和成人教育科科长刘华君说,“‘9+3’项目实施三年来使藏区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实现了根本转变,使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更加协调地发展。通过掌握职业技能,学生们即使考不上大学也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在藏区有助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根让泽仁的母亲四郎花姆从小在色达的草原上长大,从来没有上过学,但是最大的愿望却是希望孩子能够读书,接受好的教育。她说:“我不希望孩子像我一样,教育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太重要了。”

  色达县平均海拔4127米,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草原面积占其总面积的71.2%,是甘孜州环境最差、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也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00万元。

  色达县教育局副局长陈虎说,由于牧民常年逐草而居,以前,老一辈牧民对教育都不重视,认为孩子放牛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就够了。2004年,国家开始在西部贫困地区实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攻坚计划后,当地教育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大量牧区儿童免费进驻寄宿制学校就读,牧民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明显转变,从上世纪80年代“派学差”动员家长送孩子入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孩子读书”。

  粗略统计,在甘孜州,从幼儿园到中职教育15年的时间里,政府在每个孩子身上的直接教育支出多达5万元,包括生活补助、学费、书本费、营养餐补助。相比较,甘孜州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3570元。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就业成了摆在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陈虎说:“如果就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教育无用论’就可能反弹,对义务教育的普及形成新的挑战。从牧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没有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容量有限,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形成相互补充,是一个比较有益的探索。”

  据刘华君介绍,同普通高中教育相比,“9+3”教育的突出成效在于提高了牧区藏族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2010年3月份在四川省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有五名“9+3”学生获二等奖。其中,还有一名藏族学生代表四川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优秀奖。此外,这一项目还打开了藏区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和内地同学的交流过程中能够开拓自己的眼光,更愿意走出去寻找新的机会。

  由于今年适逢“9+3”项目首届学生毕业,学生的就业安置被当地教育部门看做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一整套就业促进方案正在落实之中,包括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由省委组织部和军区招募一批毕业生参军入伍、针对“9+3”学生开展高等学教单独招生考试、招考一批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和提供小额贷款和税收优惠以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等。

  刘华君说:“与内地和沿海地区相比,藏区孩子们的学成率成金字塔式变化,越往高年级走,学生越少。如何拓展孩子们的教育通道,使其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对个人和地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参与采写:程云杰 许林贵 孙阳 党文伯 易凌)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