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男女招收比例失调更需兼顾公平正义
仅仅通过分数线的不同划分,就想用以调节大学男女的招收比例,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当前部分院系男女比例的失调问题。事实表明,只有通过不断改变目前高中文理分班造成的弊端,逐步消弭社会对于文科专业的歧视,建立健全公平有效地招收机制,才能最终改变当前部分院校“比例失调”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以分数线来调节外语学院的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人民大学并不是始作俑者,早在2005年,北京大学就曾经采取同样的方式,来改变小语种专业 “男少女多”的现状。然而,这样一个美其名曰“合理调配”的制度干预,不但建立在损害女性的行为之上,而且通过实践发现,这样一个看似严谨地降分倾斜无法改变外语院系 “女多男少”的现实问题。因此,能否继续采取这种降分录取的招收做法,也值得商榷。
在“男子中学”几成诟病,“政策倾斜”已成众矢之的的当前,更令我们所担心的是,这样一个以降分录取本应作为调节专业报考的杠杆,一旦被过度利用,不仅不会招合适的外语人才,反而更可能会侵害部分女性的合法权益,从而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基于此,高校在利用调节政策的同时,更应该兼顾公平,避免损害过多人的利益。
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曾说,只有在对弱势者有利的情况下,个人才被允许运用他先天及后天的优势赚取更大财富。就此事而言,以降低分数吸引男生报考的方法,是更让女性明显处于下沉地位,这显然是有违于罗尔斯 “满足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差别原则。
当然,降分所产生的不仅是有损公平的舆论争议,更还有难以选拔合适人才的政策质疑。一方面,降分政策仅局限于部分不受男生热衷的外语行业,但对当前理工科的招收“男多女少”的现实,却没有采取针对女性降分的政策放行;另一方面,高校招生理应遵循个人从高到低、个人志愿的录取原则,但在当前这样一个有违公平、降低门槛的倾斜手段,显然无法招收到适合外语发展的有益人才。
实际上降分录取的招收现状,投射的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不仅有文理分班利弊的教育思索,更有就业现实、学科歧视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所以,在对这一问题纠偏之时,既应该虑及女性权益,更应兼顾社会公平。而那种采取粗线条式的治理方式,不顾实际的一刀切政策,往往都会被畸化为“阴阳失调、顾此失彼”的典型范例。(程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