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透析2012高招生态:一些高校为拉住学生连哄带骗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7月11日 10:29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透析2012高招生态:一些高校为拉住学生连哄带骗
天津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新华社发

  观察

  7月10日起,北京市高招本科一批开始录取。在各方努力下,今年的“阳光高考”顺利举行,录取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这高校招生最关键的时刻,高分生源都去了哪里,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学生间的考试结束了,高校间的较量刚开始”,这是一位招生老师对此时激战正酣的高招“暗战”的总结。

  去年南京大学与7名考生签订“预录取”通知却最终失约的消息还留在网页新闻里。这几天,一些考生已经上网把某些高校的“预录取”通知在网络上“晒”了出来。记者近日采访一名高分考生时,短短一个小时时间里,他接了7个不同高校招办打来的电话。香港大学近日高调宣布,已招到21位省市级高考头名,给近乎白热化的高招又点了一把火。

  教育部近日重新调整了招生工作的“十条禁令”,对“预录取”、“奖学金吸引考生”等招生手段明令禁止。但是招生工作为何仍如此激烈?记者采访了几位高考招生的当事人。

  1 三令五申,为何还有学校“抢生源”

  河南籍考生刘丽丽今年考了561分,仅超过文科一本录取线4分,能不能进入心仪的大学,刘丽丽心中忐忑。但更令她忐忑的不是成绩,而是每天络绎不绝的电话。“每个电话都是劝我改报志愿的,说我估计上不了重点本科院校,不如改报。有我们学校的老师、有二本大学的招生老师、有三本大学的招办领导,还有民办大学要给我提供奖学金的。我考的不高啊,为什么还这么多电话?考生的电话号码都是谁泄露的?”刘丽丽很不解。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刘丽丽一样遭遇的考生很多,无论是高分考生还是低分考生,似乎每个学生都会接到高校的电话。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徐海鹰告诉记者,分数线划定后,按批次“打电话”已是招生的“惯例”。除了打电话,“预录取”、“奖学金”等更是成了“潜规则”。“谁不想招高分学生?我不争也有别人争,就是看谁的工作做得到位,拼谁的学校名气大了。在招生环节上,激烈程度绝对不亚于高考。”一位招生老师这样说。

  招生过程到底有多乱?

  “一言难尽”,徐海鹰说,“打电话已经是最文明的方式,不少高校还是有底线的。但是一些高校的做法只能用‘下作’形容。”

  “连哄带骗,为了拉住学生,什么招都能出”。徐海鹰告诉记者,“有找高中老师做工作的,有从身边人发动的,有诋毁别的学校的,有吓唬考生说‘不报我们学校就退档,让你什么也报不了’。这在一些实力比较薄弱的高校比较常见。”

  “这也可以理解,这些高校生存压力比较大。我曾经到江西一所高校去调研,这所学校号称每年招2000名学生,那么推算起来四年在校生应该有差不多8000人。但是当我中午吃饭时间走进他们食堂时,却看到冷冷清清一片,学生都去哪了?他们说不出来。我了解到有的高校学生早早就出去打工了,只要交学费学校就给注册。学校领导总要把学校支撑下去吧,所以每年拼命争抢生源。”徐海鹰说。

  除了普通生源的争抢,更热闹的是高分生源的竞争。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许炒作状元,但每年各省市的高考头名总会一分钟不耽误地被“挖”出来,而他们的抉择更成为舆论衡量学校实力的一个标志。

  在争夺生源的问题上,如果说一些高校的方式是“连哄带骗”,那么用一个词形容港校和内地高校之间的高分争夺战,不少人脱口而出的是“不择手段”。记者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听到“不择手段”这四个字,除此之外,还有“摘桃”。

  为什么内地高校和港校在生源竞争中屡显劣势?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分析道:“当然港校有诸如办学国际化、高额奖学金等优势,但内地高校的‘劣势’实际上是被‘不平等’的招生政策给强化了。这‘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对内地高校的政策约束和给予港校的政策优惠。和港校相比,内地高校背负了更多社会责任。港校不需要考虑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不需要考虑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生源问题,也不需要在意高考分数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他们只要放手‘摘桃’就好了。港校没有具备实质约束力的‘招生计划’,好学生可以放开了招,当然,如果生源不好,也可以一个都不招。而内地大学除了要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来录取外,在高考面前只能认‘分’,分够了必须招,分不够就是考生再优秀也不能招。另一方面,港校还拥有招生政策上的‘最惠待遇’:港校可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提前批次’录取,考生档案是可以在内地高校录取前提走的;可以对看上了的学生‘诱之以利’,许以高额奖学金,这在内地高校是被明令禁止的;还可以在盘点招生成果时放开了宣布招到了多少状元,而这是内地高校这些年来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的。”

  北京籍考生李菁今年考了663分,她说尽管这个分数能让自己上内地最好的高校,她依然会选择港大。“港大在国际上的排行比内地高校高,港大描绘的图景是我们没经历过的,奖学金会高很多,对我们来说,吸引力确实大。”她说。

【编辑:张尚初】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