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关键是要体现公平理念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河南指出,最近,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国务院已经同意,将适时发布。他透露,这个意见肯定会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来确定具体方案。(7月8日《河南商报》)
异地高考方案将适时发布,让流动人口子女看到了异地高考的曙光。但按照杜玉波表示,这个意见将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来确定具体方案。也就是说,教育部只是初步勾勒了异地高考的轮廓,还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这样的异地高考方案,很难说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在招生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外地户籍考生在当地报考、录取,意味着当地户籍考生多出了竞争对手。这实际上牵扯出教育公平的老话题。虽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有相对的公平。换个角度看,如果招生制度公平,教育部与高校按照考生人数确定高考录取比例,考生不管到哪里参加高考,录取机会均等,谁会刻意办理高考移民呢?从这个角度讲,推行异地高考并不存在技术难题,而是招生录取制度存在不公平,特别是部分省市高考既得利益板结、固化,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由于招生体制画地为牢,许多全国重点大学越来越地方化。有数据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京的招生计划占到了全国招生计划的10%以上,这样的招生,公平何在?前几年,中国政法大学先行一步,建立了按各省市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受到社会好评。但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改革热情并未撼动招生地域差异的坚冰,目前没有第二所名校跟进。教育部也顾虑重重,推进教育改革一直未触及高考公平、录取公平的教育公平内核,异地高考不敢啃既得利益这块硬骨头,部分既得利益省市更不愿意用自己的刀削自己。
教育改革关键是要体现公平理念。当下,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高考制度越来越成为教育公平的绊脚石,它继续“合理存在”显然不合时宜;教育部以分省市自主命题的形式回避高考成绩的可比性,各省市互相观望、“只抢沙发不发言”,这些都辜负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期待,回避了亿万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渴望。改革招生体制,还原考生录取公平权利,势在必行,不可久拖不决。对此,有关方面必须要有敢打硬仗、敢啃既得利益硬骨头的精神和作为。(叶祝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