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大小语种分数线"男女有别" 歧视女生还是拯救男孩

2012年07月14日 04: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7月11日,高考提前批录取结束。在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中,中国人民大学的小语种专业划线方式引起关注:录取分数线“男女有别”。在北京,文科的男生分数线为601分,女生分数线为614分,比男生高出13分;理科男女线则均为644分。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争议。有观点认为,“男女有别”的分数线是性别歧视,会减少女生的录取机会,侵害了女生权益;有人则认为,这是为了拯救中国高校的“男孩危机”,是无奈之举。

  事实上,人大并非第一家按性别划定高考分数线的高校。在2005年,北京大学也曾因在小语种专业高考招生中,区分男女设置分数线,引起争议。

  中国人民大学招办主任李向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提前批招生中文科男女分数线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计划内的7个招生名额以外,又增加了3个计划外的男生名额。“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调整男女比例”,他表示,如果不划分的话,外语类专业女生所占的比例过大,不利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而教育部的政策规定,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时是禁止区分男女划线的,因此选择了在提前批录取时进行调整。

  近年来,在中国高校中,从文科类院校到综合性大学,都开始普遍出现“阴盛阳衰”现象。从1999年至2008年,高考状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1957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占总数的23.2%;1980年,恢复高考3年之后,女生仍只占23.4%。而1995年至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却由35.4%升至45.7%,2007年,新入学的女生比重首次超过男生,达到52.9%。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

  其中,文科类专业的性别失衡问题更为严重,外语类专业更是“女多男少”的代名词。有人曾用“女生一片、男生一点”来形容高校文科专业的课堂。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基安曾在2009年的一次会议上透露,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级学生的女生比例达到83%。

  性别失衡给高校的教学和管理都带来了难题。有文科专业教师抱怨,在女生过多的班级环境中,教学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课堂讨论,缺少了男性思维和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效果。而更大的问题表现在就业上,女多男少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就业劣势。

  据了解,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生中,男生的数量却普遍略超过女生,高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维持相对均衡的男女比例。在美国,有的大学会在招生网站上注明——我们学校漂亮女生多,很容易找到女朋友。学校希望以此来吸引男生报考。

  复旦大学的有关招生负责人表示,从复旦学生的整体比例来看,也是女生略超过男生,且表现为通过高考招进来的女生较多,通过自主招生招进来的男生较多。该负责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自主招生对于知识面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而高考的考查方式则偏精细。一般来说,男生的兴趣点、知识面较为广阔,女生则往往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这位负责人介绍,复旦正在参考国外大学的方式,比如在新闻学院等女生较多的院系,给理科学生创造在大二、大三转专业进入新闻学院的机会。他认为,造成大学女多男少的原因主要是基础教育过分强调机械化训练,但不能用错误的方法改变这种趋势。“国家给了大学自主招生的权力,就应该遵循科学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招生,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

  不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提前批分男女划分数线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提前批录取本身包含很多特殊的院校和专业,区分男女划线的现象早已存在,如一些军事类、航海类院校只招男生或男生占绝对多数,而护理专业、空乘专业以往都只招女生,近年来根据发展的需求,也开始招收男生,“这不是性别歧视,而是由专业的特殊性、不同行业的需求所决定的。”

  熊丙奇认为,此次人大在小语种专业提前批招生上区分男女划分数线,是在招生计划公布时就决定的,不存在不公平;这也是由具体情况决定的,与报考情况、办学定位、培养方向都有关。小语种的就业面也比较窄,如果招的全是女生,就业时往往难以平衡,因为用人单位也需要一些男性。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编辑:段红彪】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