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央三公经费公开启幕 政府信息公开迈出新步伐

2012年07月19日 17:3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随着中国地震局、审计署、财政部等多家中央部委19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开2011年度部门决算,中国再度拉开了中央“三公经费”公开大幕,今年还将首次向社会公开中央部门的行政经费。

  2011年7月,在舆论高度关注和公众热切期盼中,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首度向社会公开,90多家中央部门公开了2010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与去年首次公开“三公经费”持续时间较长相比,今年各中央部门选择在19日,即获准向社会公布的第一时间,集中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

  记者浏览各部委网站发现,今天很多部委在其官方网站首页突出位置“高调”亮相其决算,不仅统一了格式,增加了表格和解释说明,而且图文并茂,力图用更形象的方式让公众看明白。

  此外,今年中央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内容更加细化,很多部委详细列出了去年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车辆购置数及保有量,还有公务接待情况。

  以审计署为例,其去年全年安排署本级、10个所属单位和18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因公出国(境)团组68个、345人次;公车运行维护支出999.69万元,公务车辆编制数为206辆,实有公务车200辆,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5 万元,较2010年下降0.41万元;此外,公务接待费872.78万元。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央‘三公经费’公开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表示,“三公经费”的公开,是财政体制改革的突破,也可以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一进步与中国政府近年来力推信息公开的努力密切相关。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门法规,其“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方略确保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根据这个条例及有关文件的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决算报告属于主动向社会公开的内容,这些信息中涵盖了公众最关注的“三公经费”等信息。

  中国还从法律制度层面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中国现行预算法自1995年开始施行,一直并未对预算公开作出规定。今年6月26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预决算,迈出了推进预算公开的重要一步。

  今年7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进一步要求各级政府要定期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并提出县级政府要严控“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

  此外,继2011年7月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后,今年国务院在部署财政公开时明确提出要细化公开的内容,尤其是细化中央“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

  在大力推进中央“三公经费”公开的同时,中国今年还明确省级政府也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继去年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了“三公经费”,河南省等更多地方已宣布今年起各级财政“三公经费”支出要向社会公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三公经费’公开作为预算公开的突破口,应该做好并逐步细化说明,让专业人士看得懂,这样政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就会得到遏制。这是以公民权利来制衡政府权力,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刘剑文说。

  不过,针对舆论及公众对“三公经费”的关注,专家表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财政信息要让百姓都能看得懂,与社会的进步程度有关,需要一个过程。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并非一开始就完全透明,建立完善的预算透明制度需要一个过程。在中国,不可否认,政府推进公开信息有了很大进步,但仍与公众期待存在差距,这就需要政府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同时,更深入细致地向公众解释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同时也要把管理制度向公众公开,让公众监督政府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各渠道监督作用,推动中国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支出93.64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9.77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公务接待费14.72亿元。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记者 韩洁 安蓓 徐蕊)

【编辑:邓永胜】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