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搞教育舍得花钱 学生陆续回流乡镇学校(2)
国家级贫困县
可这个实现了农村学校“一人一台电脑”的通榆县,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级贫困县。
马连江反复提起通榆县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被盐碱地包围,少雨多风,土地贫瘠,“老百姓通过上学改变命运的愿望非常强烈”。
公开的消息显示,虽然地方财政去年才刚刚过两亿元,但通榆县在教育上一直舍得花钱。最近5年,县里多方争取2.2亿元资金,建设和改造校舍,将23所农村学校建成教学楼。
外人眼里,这些教学楼远谈不上豪华,装修风格单一,四四方方,马连江形容它们“就像个火柴盒,非常土”,但他强调,教学楼“非常坚固,安全耐用”。
实际上,农村学校教学楼的建设颇费了一番周折。23所学校建设时间跨度从2007年到2010年,有的学校因为资金难以一时到位,教学楼建成一年了,宿舍楼才开始动工。为此,张兴邦一再表态,不管多难都得推进下去。
比起硬件的改善,师资力量薄弱在农村学校更为明显。张兴邦经常讲的一个例子是,以前因为缺乏师资,一所农村学校出现了“一个老师教七科”的情况。即使在教育资源整合后,农村学校仍然面临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多数老师是从民办教师转正的,教学水平和年轻老师有差距。”兴隆山中心校校长谢军说,师资问题仍是困扰乡村学校发展的最大问题,学校100名任课教师中,45岁以上的超过3成。这所距离县城65公里的乡村学校,最近3年争取到了10个特岗教师,这些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学历高、干劲足,给学校带来了一股很新鲜的空气。
通榆县特岗教师计划在3年前启动,县里每年招聘100名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全部补充到农村学校。
王雪是边昭学校的一名特岗教师,2009年从吉林师范大学毕业后,通过层层选拔来到这里教初中历史。3年来,边昭学校已经接收了17个特岗教师,老师们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张兴邦说,每年给这些特岗教师发工资就要200多万元,对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需要很大的魄力”。
农村孩子考学容易
暑假过后,特岗老师王雪就能解决编制问题,她的月薪将从现在的1700元增加到2000元出头。在张兴邦的计划中,王雪这样的农村教师待遇会逐步提高,直到超过城市老师。“只有这样,老师才愿意留在农村。”
留住老师,其实也是为了留住乡村学校的学生。
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在通榆已实施多年,城里的优秀教师每年都会定期下乡支教,农村优秀教师则可以到城里进修。即将启动的《通榆县城乡教师交流实施方案》对这一机制进行规范,明确了下乡支教老师的奖励措施。“在物质上,城里优秀教师到离县城最远的乡镇支教,一年奖励现金12000元,到相对远一点的乡镇支教,一年奖励10000元。”按照张兴邦的设想,由于奖金提高到了老师工资的一半,这一措施将极具吸引力。
考虑到县财政的窘境,张兴邦计划成立教育基金会,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解决奖金来源,已落实的第一笔30万元捐款来自通榆历年高考状元。除了现金奖励,下乡支教的城市教师,还将在提干、评职称、评优评奖等方面被优先考虑。
当初学校新教学楼建成、特岗教师到位时,刘显杰从未发动老师进行过招生宣传,学生回流也没有引起他的关注,他最关心学校的升学情况,“这也是家长最关心的”。
马连江说,在招生政策上,通榆县教育局向乡镇中学倾斜。记者获悉,在通榆县最好的高中通榆县第一中学,每年的指标生比例占招生计划的80%,指标生计划按照生源比例平均分配到城乡各个初中,城区学校并不因教学质量好而占便宜,反而会吃亏。这是因为,在中考录取过程中,农村学生享受比城市学生更优惠的降分录取政策。
“农村学生在统招生录取线下50分内择优录取,而城市学生则是在统招线下30分内择优录取。”马连江解释,此举是为了调动农村中学,特别是薄弱中学的积极性。
作为这一措施的受益者,边昭学校今年分配到10个指标生计划,10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中考后顺利进入通榆一中。“这对吸引和稳定农村中学生源非常有帮助。”张兴邦解释,这一措施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教育均衡。(记者 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