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部中学英语教学短板 从教10多年见面开不了口

2012年07月31日 10: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已经从教10多年的高中英语老师,见到外国人时大多开不了口

  师资培训暴露西部中学英语教学短板

  这是一次英语培训,更是一场英语文化交流活动。台上讲课的老师,都是志愿者,来自世界各地,不少人毕业或任职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大学等著名高校;台下听课的也是老师,绝大多数来自贵州贫困山区的县城和乡镇的普通高中。

  这个名为“魅力教师·跨文化英语体验”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是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利用该校有20余名外籍志愿者教师的优势资源举办的一次公益活动,主要目的是想帮助贵州省的高中英语教师体验中外多元文化,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和口语能力。

  一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67名老师来说,却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多名中学老师在和中国青年报记者聊起这次培训时,都对外教们生动多样的教学手段感佩不已。

  来自黔西县一所普通中学的张毅老师回顾短短一周的培训,眼睛里有泪花。

  张毅说,虽然以前也参加过培训,但这一次印象最深刻。以前参加的培训理论知识比较多,老师自顾自地在上面讲,下面一大片人都睡着了,更不要说请假逃课的了。“而这些老师非常注重趣味性。比如我们这一组有个外教,他每讲一个单词都会用身体来表演,在给我们上课时,他随时都会躺下去,跪下去,非常自然。”

  梦幻式的一周体验很快过去了,即将踏上归途的张毅虽然还处在激动的情绪中,但也开始逐渐回归现实。

  他和另一位女教师告诉记者,虽然他们认为老师们的教学方法非常好,但是把这些方法完全照搬到他们的教学中去,肯定不行。培训期间,学员们也在私下讨论:“我们从心底里感谢授课的老师,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如何将这些东西落实到课堂上,更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照搬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估计不出3天,校长就要找谈话了:“你这样教学生,怎么考试?”

  虽然张毅认为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志愿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更为有利,但关键是现实中没有人愿意去等待用这种方式去获得成果,因为那需要时间,而大家更看重的是当下的分数。“但是如果有这样的班,我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因为这样会真正让他对英语产生兴趣。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已经违背了语言学习的目的,语言是为了交流,而我们是为了考试。”

  而结果就是:这些已经从教10多年的高中英语老师,在见了外国人时大多开不了口。张毅说:“我身边99%的英语老师都是用汉语教英语,而不是用英语教英语。”他憧憬着,如果有一天评价英语老师的制度做些改变,这一现象也许会得到改善。

  来自郑州的大学生志愿者段新浩担任第3组的英文助教,短短几天的培训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这些老师和我的高中老师比,在语法方面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听力和口语差距比较大。有很多老师发音不标准,而且要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他们要想很久才能表达出来,他们可能是先想中文的意思,再翻译成英文。”

  来参加培训的纳雍某中学的一位女教师告诉记者,这里的很多教学方法更适合小班化教学。而他们经常要面对的局面是:一个班的学生最少六七十人,多的更是上百人。

  段新浩也认为这的确是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比如外教们让学员们逐一上台去做演讲,这种方式对学员来说无论是口语还是胆量都有很大提高,但是如果一个老师面对100个学生,可能得讲好几天了。

  另一位担任助教的大学生志愿者许明也认为这些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现在的高中课堂,因为要应付考试需要的单词量是很大的,而这样的学习方法速度太慢。

  张毅则表示,虽然有很多现实的阻碍,老师们的方法不可能完全照搬进高中课堂,但还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以前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忘记得很快?他也曾做过一些课件,课堂上尽量用些幽默的语言,经过这次短期培训后,他会坚持不断改进。

  贵州省某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一位总经理曾经在20多年前做过中学英语教师,他在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到英语时,就采用让学生上台表演情景对话等多种方式进行英语教学。他的学生中后来有人因此而爱上英语且走上了专业英语之路,并说直到今天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都还在借鉴老师当年的方法。

  这位曾经的老师认为,在学生启蒙阶段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会帮助学生开启英语兴趣之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和考试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老师们需要寻找的是学习兴趣和应试之间的平衡点。(记者 朱丽亚 通讯员 徐思路)

【编辑:张志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