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媒体盘点中国教改民生举措:资助弱势群体政策趋增(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15日 16:4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为了治理“择校”顽症,各地打出“组合拳”:

  切断利益链——江苏盐城化解学校债务、杜绝择校费;改革指挥棒——山西晋中优质高中向所有初中分配招生指标;共享教育资源——四川成都打破城乡界限、一体化集团化办学;强化师资队伍——浙江嘉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鼓励双向流动。

  “没交一分钱,没托一个人,孩子名正言顺上了盐城实验小学”,家住江苏盐城的周先生说,孩子在家门口的好学校读书,是他两年来最开心、最幸福的事情。

  然而,如果仅仅满足家长们“上好中学,考好大学”的单一教育诉求,即使优质中小学的“蛋糕”做得再大,教育改革的路也难免会越走越窄。合理引导家长的教育需求,完善教育体系和结构,办多样化的教育,走多元化的成才之路,才是真正贴近民生的教育改革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曾指出,教育系统不可能无止境地满足迅速增加的需求,此时教育需要作出选择。而教育的选择就是社会的选择。

  教育改革的选择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有求必应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另一种是高瞻远瞩地引导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如果深入观察这一轮教育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存在“双轮驱动”的现象,即在为老百姓提供“想要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社会“应有的教育”,职业教育即是一例。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倾其所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图做大另一块“蛋糕”,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同样优质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搭建更为广阔的成才空间。

  2011年,国家遴选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予以重点“武装”,校均投入1000万元。加上之前已经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校均投入2000万元),职业教育也有了国家级“重点学校”,据悉,第二批371所中职示范校建设也已立项。这些优质重点职业院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排头兵,也是响当当的优质教育品牌。

  国家投入156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力推校企合作,组建近500个职教集团,5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30%的中职、80%的高职院校。

  打通中职与高职的通道,拆除中职和高等教育的藩篱,注册入学、“技能高考”等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去年,湖北省500多名没摸过普高教材的中职生进入了大学。

  “过去在黑板上‘跑’火车,现在在动车组模拟仿真驾驶系统上‘开’火车。过去毕业生操作技能不强,学生就业困难。现在我们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抢着要。”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校长胡定军的一番话,折射出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态势。

  从倾听民众心声入手,为增进教育“产值”发力,哪里不好就改革哪里,教育决策部门的民生视角和科学决策不仅增加了亿万学生和家长选择教育的自由度,也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为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赢得了更多支持和更大空间。

  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越来越大

  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贫困地区2600万孩子;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专项经费,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

  中国教育最大的“分母”在农村,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在农村。因此,教育规划纲要的着力点首先放在了农村教育。

  翻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的大事记,我们发现,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再到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花费精力最多的是农村教育,出台政策最多的是农村教育,投入最多的也是农村教育。

  为了让农村孩子学得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现在,农村最好、最安全的建筑是学校,家长最放心的是学校。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河乡中心小学校长王子玉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农村学校的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舞蹈室、实验室、图书室、液晶屏幕、校园网,我们一样也不少!”

  为了让农村孩子吃得好,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县,中央财政给每生每天3元补贴,2600万孩子吃得更有营养了。广西都安县澄江乡古山小学学生黄月佳高兴地说:“学校食堂顿顿有肉吃,比家里的饭还香。”

  为了让农村孩子在校住得好,中央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寄宿制学校住宿、食堂、饮水、厕所等一系列难题。“现在的房子好,有暖气,还不收费!”离家四公里的陕西省渭南市苏坊镇初三学生李欢住进学校,成绩比原来提高了,家长也放心了。

  为了让农村孩子行得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校车制度,拨出巨额资金,购置校车,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孩子坐进“特权”车、放心车。

  为了让2000多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安心学习,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全国已建立留守儿童指导服务阵地37000多个,开展品牌活动4000多项,培训代理家长158万多人次。“以前,同学们放学后要么去网吧,要么在家里帮着爷爷奶奶干家务、带弟妹。现在,放学后,还能参加读书小组、绘画小组等活动,晚上多媒体教室还放电影。”陕西省陇县苟家沟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梅说。

  为了让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接收这些孩子的学校。

  为了让农村孩子拥有好教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扩展到16个省的师范院校。“特岗计划”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培养的教育领军人物中,95%是农村中小学教师。

  为了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中央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在浙江省嘉善县,城乡学校管理干部、名师、普通教师、新教师、特长教师进行双向流动。嘉善县实验中学校长周建平说:“教师流动带活了教育全局,每个人都比以往更有活力了。”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看到农村中小学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后激动地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活了,老师的积极性也被激活了。如果农村教育都能这样改革,我们的教育就大有希望,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大有希望!”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