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幼儿园收费标准变化史 称15年来首次调整(2)
【上世纪80年代】
政府介入开启淘汰机制
童年家住平谷的李小姐是1976年出生的。上世纪80年代,她进了一所公办幼儿园。李小姐说,那时她们在幼儿园基本以玩为主,除了孩子间互相打闹一下,老师也会经常带孩子们做一些活动,“我记得特清楚,老师带我们种黄瓜、浇水。黄瓜熟了,大家一起分着吃。”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北京开始了第二次幼儿园的兴建高潮。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幼儿园已经迎来了资源最鼎盛的时期。官方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仅北京就有托幼园所4793所,入园率超过40%。
“当时幼儿园的软硬件水平非常低。作为主力的企事业单位自办园和街道幼儿园,没有统一的办学标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接受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在当时,庞大但良莠不齐的学前教育资源已经开始被城市管理者所注意。1989年,政府开始对各种类型的幼儿园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于当年颁布了《北京市托幼园所分级分类验收标准及细则(试行草案)》。
“这次分级使幼儿园收费有了差别。”范佩芬至今还记得,当时政府提出幼儿园水平不同、规模不同,收费也要有所不同。分级机制也开启了幼儿园的淘汰机制。首先淘汰的是“五八式”街道幼儿园。“景山一个社区的3家街道幼儿园,关闭了两家。”北京第二幼儿园园长铁艳红说。分级分类管理的另一个结果,是产生了一部分高过社会平均水平的优质幼教资源。
【上世纪90年代】
保育费不够开收赞助费
1987年出生的沈艺,2岁4个月大时上了离家不远的解放军报社幼儿园。
与上文的两位“前辈”相比,沈艺的幼儿园学费涨了不少,每个月要70元左右。当然,她也享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
虽然是一所二级一类园,但由于是单位办园,幼儿园的条件非常好,四个班的孩子在一栋二层小楼里生活。沈艺至今仍念念不忘当时每天必吃的珍珠小丸子、可口的烧麦以及每天中午的两颗大红枣。
沈艺念念不忘的“珍珠小丸子”,与当时幼儿园的发展有关。
上世纪80年代末行政力量通过管理规则,对幼儿园进行筛选淘汰后,市场又开始了一轮对幼儿园资源更大面积的清洗。1990年,北京有托幼园所4793所,到了2009年,北京的幼儿园总量减少到1266所。“从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后,一直到2004年,人口都是在下降。”张燕说。另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有购买能力的家庭,他们对幼儿园的教育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幼教市场自此萌芽。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幼儿园收费中出现了“捐资助学”的项目。“光靠孩子们交的几百元保育费,不能完全支撑幼儿园的发展,只能靠收取赞助费运行。”范佩芬解释说。由于收取捐资助学费是建立在家长和学校双方自愿的原则上,因此没有纳入物价部门的管理范围中。范佩芬说,最早赞助费也就是三五百元,随着物价不断上涨,赞助费也水涨船高。
2000年,北京市第一幼儿园作为体制改革园,进行了收费上的改革。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说,园里没有执行当时规定的每月230元保教费,而是自行调价到每月600元保育费+150元特色费。“除了这个,我们不收取任何赞助费。”改革不到两年,感觉“幼儿园发展艰难”的冯惠燕决定恢复收取每月230元的保教费,另外再一次性收取1万元赞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