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大学生毕业就失业被称“毕剩客” 心态是主因
暑期本该是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但记者在劳动力市场里却看到不少正在找工作的“毕剩客”。他们之中,有的因为跳槽刚毕业就频繁失业,有的毕业2年却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群高校“毕剩客”难就业?昨日上午,在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上,两位 “毕剩客”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在求职中遇到的困惑。
招聘会闪现不少“毕剩客”
昨日,在广西就业大厦二楼举行的“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相当热闹。不少求职者手持简历一家家地寻觅工作,用人单位也精神抖擞地坐在招聘展位上等待贤才。据了解,本次招聘会由广西劳动力市场主办,当天共有50家区内外优势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5130个,进场求职人员700多人。
招聘会上,前来求职的有一些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大多距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为了找到心仪的工作,他们早早走进招聘会,打探就业“行情”。不过,当天招聘会的求职主力军还是2012级应届毕业生及往届有就业意愿但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我们目前收到的13份简历中,7份来自今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4份是去年毕业但未就业的,只有2份是正常跳槽换工作。”现场,一家酒店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天她收到的求职简历很多都是刚毕业出来就失业的应届毕业生,或是毕业很久都没有工作的往届生。而这些人,被网友戏称为高校“毕剩客”。
“毕剩客”找工作时想法很多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处理专业毕业的小樊便是一名高校“毕剩客”。今年6月底,他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开始找工作。不过,他找的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原来,早在今年的3月份还没有毕业,他便与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签约,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刚开始觉得挺兴奋,后来觉得好枯燥!”小樊说,当看到自己领到的第一笔工资,心里充满了激动。可没过多久,这份工作的枯燥乏味便让小樊吃不消了,“我当初选专业时看名头以为这个就业应该不错,但学起来发现理论知识好深奥,实际的工作也比较无趣。”小樊说,自己班上49名同学中,真正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工作的人只有五六个。“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多,真正实践发现有点跟不上。”这不,刚一毕业,小樊便把第一份工给辞掉,重新寻找心仪的工作。在此期间,小樊也曾尝试过一些非本专业的岗位,例如文员、管理岗位等,但都被小樊以“感觉不适合自己”为由而辞退。“相比于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宁愿选择暂时当‘无业游民’,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小樊坚定地说道。
与小樊频换工作频失业的淡定相比,袁丽这名“毕剩客”则显得有些着急。“我已经快2年没有工作了。”招聘会现场,袁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袁丽说,自己2010年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出来时,她也曾找过工作,但发现这些工作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都无法让自己“感冒”。“考个研究生再找工作会不会更好些?”袁丽于是每天都埋头在书堆、资料里,为考研做准备。遗憾的是,袁丽没有考上研究生。“考研究生不行,就考公务员呗。”就这样,袁丽又开始转战备考公务员,而在此期间,她没有参加任何工作。接二连三的考试始终没能让袁丽如愿,想到自己已经毕业快2年,袁丽开始着急起来。“不管怎样,先找份工作吧,青春不等人了。”为此,袁丽逢有招聘会便去,尽管投出的简历不多,但她表示这样能让自己安心一些。
造成就业难有两大主因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31日,广西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69184人,总体就业率为87.91%。这就意味着,还有12.09%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就业。曾经的天之骄子,缘何毕业后会变成了失魂落魄的无业游民?对此,自治区就业局副局长何小民认为有两大主因。
“现在的学校里学的知识,有时在工作中不一定能运用到。”何小民认为,教育体系与社会供求的不匹配是造成“毕剩客”出现的一大因素。何小民说,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所以有的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会有一种挫败感,觉得自己所学的与单位所需要的不合。”
此外,求职主体自身的心态也是造成高校毕业生难就业的一大原因。何小民说,高校毕业生的心态更多受社会大众文化的影响,而如今的大众文化更多追求一种快捷、安逸和愉悦,以致于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多地是考虑待遇是否优厚、工作环境是否优越、上班累不累等,而忽视了对自身能力的考虑。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要怎样做,才能不做“毕剩客”?“首先是求职者自己要调整好心态。”何小民说,高校毕业生应克服浮躁心态,主动去适应社会。同时,何小民也呼吁全社会能一起来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共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记者 黄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