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叫停奥数 挂钩升学择校问题成为家长新烦恼
北京叫停奥数什么让人不踏实
北京正在开展一场针对奥数的“战争”。8月28日,北京市教委召开紧急部署会,明确提出,从即日起叫停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竞赛培训。禁令发出后,包括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在内的30所学校负责人向各界作出承诺,严格执行市教委的“小升初”入学政策,不直接或变相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学生,不将奥数等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不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奥数竞赛培训班。
9月3日《北京晨报》广告版一则不起眼的注销公告,引起家长极大关注:京城最负盛名的奥数培训机构(甚至没有“之一”)仁华学校注销。仁华学校是人大附中超常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验基地,其前身是始建于1989年,在人大附中数学实验班基础上创办的“华罗庚数学学校”。对于“老大”被注销,一些家长在论坛留言:“看来真要变天了。”
对于叫停奥数,家长、学生反应不一:学了多年成绩很好有望通过奥数成绩进入重点中学的,对于叫停表示失望甚至不满;对那些没有学奥数或者学了没学明白的,叫停则是一种解脱。前者,是叫停的“最大受害者”。
在奥数疯狂的现实下,任何时候叫停,都会有一个庞大群体是“最大受害者”。如果叫停是正当的,那么,有关部门当然不能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动摇叫停的决心。不过,这些年奥数愈演愈烈有目共睹,有关部门或不敢说不知情。如果能早些履行职责出手叫停,孩子、家长也就犯不着多年付出巨大精力、财力做“无用功”(奥数知识或在以后学习中发挥作用,但如果确定不能作为升学“敲门砖”,还会有多少人学?“无用功”系就此而言),从这个角度看,有关部门似乎欠这些家长、孩子一声道歉。
昨天见到一位六年级小学生的家长,问她孩子奥数班是否停了,她说:“没停。换了个名字,不叫奥数班了。”也有媒体报道,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一些培训机构仍围堵学校散发奥数培训招生传单。“奥数真的会停吗?”这是家长的普遍疑问。而他们的疑问,还有很多。
第一,奥数真的会停吗?
也难怪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年,治理奥数,隔几年来一次,但每次都“雷声大雨点小”,每次治理过后都会“变本加厉”。这次,从到目前为止的措施看,有关部门似乎下了决心,但事实如何仍需走着看。一旦有松动的迹象,“宁信其不会停”会成为家长普遍心态,前功尽弃也就不远了。
第二,叫停奥数,该“掐住”哪里?
北京市教委规定,10月31日之前,北京市所有涉及奥数的培训须暂停。作为短时间内的非常措施,这么做未尝不可,但我们需要注意这样几点:叫停奥数,不说明奥数一无是处,奥数学得好的孩子在以后学习中表现相对更出色,已得到实践检验;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奥数,但确有一些孩子有这方面的天分,适当开发有益;既有这方面社会需求,培训机构提供这方面的服务,难说不正当。基于上述几点,教委管控奥数的重点,应在学校而不在培训机构。它该“掐住”的,不是培训机构教了什么,而是培训机构教的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得到学校认可,并成为选拔学生的根据。
第三,叫停奥数之后有关部门该做什么?
“没关系没钱,学奥数是孩子上好中学的唯一途径。停了奥数,只剩下‘拼爹’,平民孩子再无上好中学的希望。”论坛上,类似内容的帖子不少。
奥数热背后,是社会对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如果不用学课外知识也能上好中学,或少有家长会让孩子吃这份苦。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奥数热的根源。不从根源上解决这问题,停了奥数,未必不会出现“替代者”。
和十年前相比,现在好中学和差中学之间的差距,是更小了还是更大了?对此,人们会有不同判断,但至少步子不大,却是每个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需要有关部门拿出叫停奥数的决心。
在实现均衡化之前,争夺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仍将是“小升初”的“主旋律”。“只剩下‘拼爹’”的说法有些极端,但在相当程度上符合现实,在“共建”、“条子生”等领域,权钱的影子随处可见。如何避免“小升初”“只剩下‘拼爹’”,考验有关部门的勇气和智慧。一旦这方面的工作做不好甚至失控,人们或将很快怀念一起学奥数的日子。(李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