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析教师节送礼风气:折射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有理有节还是有礼有节?
今天是“教师节”,你要跟老师“意思意思”吗?记者采访了150位3至12岁学生的家长,六成家长想“意思一下”,又怕“意思”不到位。(《武汉晨报》)徐州市民张女士日前收到一条短信,说是教师节到了,给老师买某种品牌的书包已成为新时尚。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都收到了同一内容的短信。《都市晨报》而据9月9日 《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的二百余名优秀教师呼吁教师节拒绝收礼。
教师节,到底该不该送礼,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众说纷纭。孩子们给教师送鲜花、送贺卡,完全能表达敬意之情。可是,这些在上世纪被视作最美好礼物的小礼品:却可能会被有些人视作不实在、不实惠。在这个物质的时代,教师节的礼物从只要略表寸心就皆大欢喜的有“理”有“节”,变成了有“礼”有“节”:送礼花样百出,但万变不离金钱,礼物已经脱离了“表达敬意”的范畴了。
反对
此“卡”非彼“卡”
我居住在农村,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们家的邻居就闹了个笑话:他家上小学的孩子告诉家长,老师让同学们告诉家长,说教师节到了要给老师送“卡”,这位家长很是天真地和孩子忙活了一晚上,做了10多张写了祝福语和画了儿童画的“卡片”,让孩子上学时交给老师,可是晚上回到家儿子却生气地将“卡片”扔给了他,说老师说不是这样的“卡”!他很迷惑就四处打听,后来终于明白了,原来此“卡”非“彼卡”,慌张张地买了几张“卡”亲自交到老师的手中,还连连说着“对不起”,好像自己犯了不小的错误。
好像扯远了。没关系,咱再回来就是,聊聊徐州市民张女士收到的这条“送礼”短信。这条短信,报道中说校方说从未发过这样的短信:“没必要这样做。”运营商表示家长手机号码由学校和公司共同掌握,绝对不会泄露客户信息的。那就奇了怪了?短信你没发!号码他没泄露!那为什么大多数学生的家长却收到了“同样内容”的短信?
真的,教师节,我们不想给辛勤的老师们添堵,但我们有必要去做这样一件事:不论这条短信是谁发的,我们都不能让“送礼短信”污染了我们的教师,污染了咱们的教师节!(郭元鹏)
分内事不需额外礼
为北京这200多名教师的拒绝收礼活动鼓掌,“拒绝收礼”为今年教师节添彩。给教师送礼,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因为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岗位,就是教师的职责,这是分内事,不需额外礼。
教师节拒绝送礼,张扬了教师的文明精神,体现了教师的高贵品质,充实了教师节的内涵,这本身就是对社会的引导,就是对其他公民的教育,这200多名教师的这个举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教师节活动,期盼更多的教师能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当然,这里的拒绝收礼,拒绝的是那些为个人利益的送礼,拒绝的是那些带有贿赂味的送礼,因为这是拒绝丑陋,保持美丽。但是,并不拒绝那些真诚的礼物,比如,一个祝福的短信,一声温暖的祝贺,以及围绕教师节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等等,这样的礼物是纯洁的,是美丽的,是和谐、是阳光的,我们老师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因为这是对老师的尊重,这是对老师的关爱,这是对老师的敬仰。(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