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称88%受访者反对教师节送礼 称沿袭不良风气

2012年09月11日 11:4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话题

  88%受访者反对教师节送礼

  教师节被戏称为“送礼节”,价格不菲的实惠礼品正逐渐取代传统礼物

  教师节送礼,如今已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甚至有人戏称,如今的教师节已成了“送礼节”。小到百元的购物卡、化妆品,大到千元的手表、手包……这些出自家长之手的价格高昂的实惠礼品,正逐渐取代原本学生习惯谢师的鲜花、贺卡这类传统的礼物,登上教师节的礼品单。

  家长 送礼只为“图个心安”

  “一年就一次,送个几百块钱也值得。”李先生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每年教师节他都会给老师送礼,电影票、超市购物卡……他都送过,价值最高在两三百元。

  “周围的家长都送礼,我不送也不合适,况且老师也真是辛苦。”李先生说,家长给老师送礼,就是图个心安。一个班上这么多小孩,只要别太冷落了自己的孩子,他就满意了。

  “我是一年送一次,还有的家长逢年过节就送,我也实在比不过。”李先生说,“其实大家都不送也就罢了,关键是现在谁也信不过谁。”

  学生 送礼是不良之风的沿袭

  李申如今已是一名大二学生,他回忆,小学时自己给老师送过挂历;中学时教师节没给老师送过礼,倒是把自己在比赛中获得的奖品,当生日礼物送给了老师。

  他认为,如今的送礼风,是家长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多优待,其实是从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风气沿袭过来的一种表现。教师节成为送礼节,是“花钱好办事”的社会思维在中小学里的一种体现。

  “教师节送礼,应发自学生内心。”李申说,若非如此,送礼就送变了味道。

  老师 最期望得到学生认可

  任晓燕是光明幼儿园的一名老师,昨天她收到的礼物,大多来自已经毕业的学生,这对任晓燕来说是最大的幸福。“这样的礼物没有目的性。”

  从1992年进入学前教育,任晓燕已在一线教师岗位上整整工作了20年。

  任晓燕说,只要是好老师,送不送礼都一样;如果老师不好,送礼也起不到好效果。任晓燕说,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他们最期望的还是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目的性过强的送礼行为,其实是对老师本身存在疑惑,老师接受起来不仅忐忑,反而可能平添与家长日后沟通的负担。

  【对话】

  “学生表现好就是最好的礼物”

  优秀老师郑丹娜认为,设立教师节的初衷是认可教师的工作

  北京垂杨柳中心小学教师郑丹娜是此次响应倡议教师节不收礼的老师之一。

  新京报:为什么会响应“过节不收礼”这个倡议?

  郑丹娜:当时拿到倡议书时,看了感觉非常好,就跟着签名响应了。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家长,有时候我也会纠结,要不要给孩子的老师送礼物。但我想,28年前国家设立这个教师节时,初衷是对教师工作的认可。

  新京报:你当老师20年,从没收过学生的礼物吗?

  郑丹娜:巧克力和书签算吗?两年前,我就开始在教师节前夕,给家长发一张自制的贺卡,告诉他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回报老师,而是让孩子懂得回报社会,感恩父母,所以送给老师的最好礼物是孩子能为家长或者班集体做一件感动的事情。我想这么做一是借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二是让家长了解我的心:孩子们好的行为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新京报:你这样做有效果吗?

  郑丹娜:有啊,今年开学班上有个学生发现同班学生没有课程表,这个学生自己花钱做了30份课程表送给同学,我当时表扬这个学生,这是他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声 音

  王人平:我见过不收礼的老师,也见过收礼的老师,但我几乎未见过对送礼的家长和学生真正从心里尊重的老师;我见过被老师喜爱的学生,也见过不被老师喜爱的学生,但我几乎未见过因送礼而被老师真正喜爱的学生。钱,能让一个老师关照,却无法赢得老师的尊重和爱,反而会很轻易地葬送一个孩子的尊严、自信和奋斗精神。

  旭爷sprite:春节走亲访友送礼吧,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送礼吧,教师节为什么不能送?人民教师只要不把收礼贵重与否与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挂钩,收礼也就无可厚非。送礼只是心意,贵重与否真的不重要。

  JIA_daiv:谢谢老师理所应当,但如果被逼无奈地送给老师礼物,反而侮辱了这个节日的意义。

  我是龙妹妹:教师本来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在风气方面给孩子做个良好的榜样。教师职业很辛苦,理应得到尊重和感谢,但应该换个方式。(来源:新浪微博)(记者 杜丁 王佳琳 孔悦)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