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校车中西部山区遭“水土不服” 孩子仍徒步上学

2012年09月23日 11:31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校车中西部山区遭“水土不服”孩子仍徒步上学
    校车在中西部山区“水土不服”,不少孩子仍然只能徒步上学。图为甘肃渭源县一乡村小学的学生结伴摸黑上学。(本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杨登峰摄)

  【新闻广角】

  一起耐人寻味的“拒收校车”事件

  对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而言,一间可以寄宿的房子,比校车更为实用

  校车在中西部山区“水土不服”,不少孩子仍然只能徒步上学

  刚刚开学,一辆崭新的校车即将从北京启程,驶向远在甘肃省会宁县的陈去小学。

  “对不起,我们不要。”近年来,这所小学接受过许多爱心人士捐赠的书包、文具、课本甚至衣物,但面对校车,16位教师却异口同声的婉言拒收。

  陈去小学,一共6个教学班100名学生,由于曾经的“撤点并校”,富岔村、大水村的孩子来上学要走8至20公里的山路,部分孩子早上6点就要摸黑出门。

  一群迫切渴望搭上校车的孩子,一声“我们不要”的拒收答复,矛盾的背后折射着怎样的留守儿童上学之困?

  9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学生需要寄宿的地方,要按照国家或省级标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寄宿制学校配备教室、学生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厕所、澡堂等设施和聘用必要的管理、服务、保安人员,寒冷地区要配备安全的取暖设施”。

  新的规定,能否给陈去小学带来命运的转机?

  “水土不服”的校车

  陈去小学的百余名学生大多居住在周边20公里范围的自然村中,非常分散,一方面不适应统一接送,另一方面,要解决山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难”也远非一辆校车所能解决。

  “没有专业司机,没有平整的乡村公路,每年的油钱、养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山道上行走,风险也很大,学生的安全如何保障?”陈去小学教导主任周登辉讲述了“拒收原因”。

  但同时,孩子们上学的艰难却无法回避,周登辉说:“这些留守的孩子,也没有人送,只能是步行。而这个地区地理条件很差,道路崎岖,有时侯遇到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学生更难走。”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跟踪了一位学生上学的过程。

  早上5:20,五年级学生马润娇家的闹钟准时响起。马润娇睡不醒,哼唧着怎么也起不来。等到硬撑着从床上爬起来,看看闹钟马上就急了,顾不上吃早饭,背起书包就出了门。书包里一共装了20多本书和本子,还有两个馒头和一瓶水,很沉。出门不久书包的肩带坠断了,马润娇打了一个结系上。

  6:10,外面天还是黑的。风刮在脸上生疼,马润娇又折回去包了条头巾,把脸围上。看不清路,她借助手电照亮黑黝黝的山路,遇到下坡的时候,她会跑着冲下去。

  7:50,天已经大亮,马润娇终于到了学校,这时别的孩子也在陆续走进校门。

  在上学路上,马润娇告诉记者:“有一次下雪,下坡的时候滑倒了,周围没有人,我就坐在地上哭,到学校的时候浑身都是泥。”后来,雨雪天的时候,马润娇就和其他孩子一样手里拿把铁锹,铲一下走一步,下坡刹不住时,就用铁锹支撑。马润娇穿着母亲手工缝制的布鞋,鞋底双层、超厚,据说比买的运动鞋还耐磨。通常这样的鞋,马润娇一学期要穿坏三双。

  “远一点的学生要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近一点也要十几分钟。现在,有近80个孩子每天都要翻山、过河,用脚步丈量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 周登辉说。

  听说有人捐赠校车,8岁的学生党乐在本子上画出一辆校车的图案。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校车的渴望:“这样我就可以不用摔跤了,走路也少。”

  面对一辆校车,孩子们的渴望与教师们的无奈“婉拒”,其间弥漫着一种怎样的纠结?

  寄宿制学校提上日程表

  “不要校车,要房子。”与年幼的党乐不同,13岁的马润娇在课本上画出的不是一辆校车而是一间房子。

  会宁县地处甘肃中部的干旱贫困地区,山连山、沟隔沟是这里的典型地貌。山区深处,纵横着宽不过两米的羊肠小道,只有农用车和三轮车才能通行。在许多城里人看来,用三轮车、农用车搭载孩子上学,安全隐患很大,然而对于像马润娇这样的留守儿童来说,能有三轮车、农用车送他们上学,也是一种奢望。

  张启业是会宁县教育局局长,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册《会宁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他说:“当务之急还是要建寄宿制学校,让孩子在学校吃、住,一周回一次家,问题就不大了。”

  按照会宁县的规划,当地政府计划从2009年至2015年,用近7年时间完成新一轮布局调整规划,各乡镇办好一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和一至两所标准化的寄宿制小学,一村办好一所小学或一个教学点。但张启业坦言,这个计划的实施,需要大量财力支撑,仅凭会宁县的财政力量非常困难。

  鸡儿小学位于会宁县柴家门乡鸡儿村,六年制完全小学,在校学生230人。学校周边有北部山区5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学校60%的学生就分散在这些村子。校门前不远的沟壑里,秋季雨水多,很容易引发洪水,学生回不了家,雨雪天一些学生只能分散借住在老师家里。

  会宁全县共有292所小学,教学点53个,计划到2015年新建寄宿制小学70所。目前,正在试行的寄宿制小学不到10所。更多学校根本不具备提供、建设宿舍的条件和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以寄宿制的发展来改变农村孩子上学困难,也成为会宁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张启业算过这笔账:完善初中校舍和硬件配套设施,一所学校至少需要400万元;而修建寄宿制小学,要达到国家要求标准,每所学校至少投入600万至1000万元。对一个每年财政收入只有2000多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来讲,这笔钱不是会宁县“勒紧裤腰带”就能办到的事。

  面对类似的情况张启业曾呼吁:国家应增加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专项经费,特别要重视撤点并校后寄宿制小学的建设与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寄宿制学校建设难在哪里?

  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一辆核载9人实载64人的改装校车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

  这起校车事故引发了舆论对校车安全的持续关注。兰州商学院教授雷兴长对此有着更为深切的思考:“校车安全的背后,是农村中小学长期投入不足、基层设施不完善的缺憾,应当从国家制度层面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在陈去小学,4间教师宿舍被改成学生宿舍,但只能解决10个孩子的住宿问题。周登辉说:“让孩子们少走路,住在学校成了当地家长、学校、教育部门的共同心愿。”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提出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当年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此后,从2004年开始国家在4年间投入100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7651所,惠及学生约200万人。

  但不知什么原因,近几年来从国家层面、部省层面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力度突然式微。

  在甘肃,早在2006年就开始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在当年暑假专门举办了“全省首期农村寄宿制工程项目学校校长培训班”,20个县的213位校长受训,但遗憾的是“首期”之后再无“二期”。筹办了此次培训的西北师大附中校长刘信生认为:受配套政策及后续投入、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寄宿制学校在建设欠账和管理等方面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沈萍霞长期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曾对宁夏、内蒙古、陕西省等西部13个省市区部分贫困地区的一些寄宿制学校进行了考察,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着更深的了解。她说,很多学校仍然没有可寄宿的校舍,有校舍的无食堂、浴室等设施,如此便带来了上学、住宿、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导致了部分贫困学生的被迫失学。

  近日,国务院再次从国家制度层面提出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的目标。雷兴长认为,以此为契机,通过持续的投入和建设,争取用几年时间让孩子们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建宿舍,让学生留在学校,减少学生来回奔波。可以留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学习。” 周登辉说,建成寄宿制学校或许是农村留守孩子最为理想的上学途径。(本报记者 康劲 中央电视台记者 田晓潇)

【编辑:马学玲】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