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随班就读荆棘满路 掀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忧思(2)
现象 自闭儿随班就读荆棘满路
“这两起案件并非孤例,入读普校难,是很多自闭症儿童面临的问题。”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理事长廖艳辉说。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病变引起的发展性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语迟,言语障碍突出;孤独离群,交际困难;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等等。根据当前国际普遍采用的标准,每166名儿童中有1名患自闭症。据此推算,中国自闭症儿童约为164万人。
据记者了解,目前自闭症儿童的主要安置环境是隔离式的学前康复中心及特殊学校,两者作为学龄前和学习期自闭症儿童的安置环境,都属于隔离式环境。而融合教育环境是家长们的迫切期望及需求。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所做的《华南地区自闭症者及其服务现状调查报告》指出,目前有10.43%的自闭症学龄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而有49.19%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随班就读。
所谓随班就读,即指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适合其需要的教育,是发达国家特殊儿童最主要的教育方式。
对于这种现实与需求之间的落差,张女士感受得极为深刻,她告诉记者,这次的被退学事件,并不是孟星在求学道路上遭遇的第一次挫折。
从7岁开始,孟星便辗转于武汉与深圳读书,在深圳读完三年级后,校方便以孩子不适合普校为由,劝孩子不要再来了。没办法,张女士把孩子送进了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张女士说,进学校后才知道,该校自闭症儿童班并不按程度教学,只是按年龄教学,已经读完小学3年级的孟星,还要和小伙伴们从拼音开始学起。
在这里,孟星度过了4年。其间,除了在特殊学校正常学习,他还接受社工的辅导,张女士还曾为他请过“一对一”辅导老师,孟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但张女士认为,孟星以可以上小学四年级的基础,用4年时间才学到了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材,学习进度被耽误了,希望孩子回普校就读。“在原本就读的普通小学,与正常同学相比,他的学习成绩也不是最差的。”张女士说。
2012年5月,她来到深圳市宝城小学,校长同情孩子的遭遇,接受了孟星。张女士难以释怀的是,“一开始校长和老师都很用心,但是慢慢地,孩子还是不能被接受”。
廖艳辉说,比较轻度的自闭症患儿往往智力没有问题,如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是适合随班就读的。尤其是轻度的自闭症患儿,模仿能力比较强,学习能力可能很好,学业不是大问题。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千金难买与正常同学相处的机会,在常态环境里,习得正常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还有专家表示,若老师处理得当,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转化为一种教育其他学生习得平等、包容、尊重、互助的教育资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普通学生的教育。
相比孟星,家住河南郑州的自闭儿丁丁(化名)是幸运的。正是随班就读的经历使他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3年前,丁丁有幸被郑州市管城区回民二小接收。刚入学时,他状况频出,时而在课堂上重复地背广告词、突然大哭、坐不住。丁丁的妈妈告诉记者,经过3年的融合教育,孩子不仅规则意识变强了,注意力集中了,交流能力也提高了。
遗憾的是,虽然丁丁当年的入学让圈子里的其他家长欢心鼓舞,但丁丁父母熟识的其他自闭儿,却再也没有一人获得进入普校的机会。
冯女士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一员,因为孩子无法像丁丁一样读普校,她甚至联合其他家长办了一个自闭症患儿的小学堂。她告诉记者:“这种自助行为是无奈之举,我身边的自闭儿家长,几乎人人都有孩子上普校无门,甚至被特教学校拒收的痛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