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来京务工随迁子女将就读公办学校
为满足未来3年本市适龄儿童人口高峰的入学需求,从今年开始到2014年,本市将建设中小学200余所,新增学位不少于16万个。保证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在70%以上,出台解决目前79所未经审批学校的工作方案,并确保不再新增。此外,所有涉及市级层面支持建设的学校均列为市级改革试点校,开展综合改革。昨天新一期的政府公报出台《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将中小学布局规划和建设重点工作列入政府实事项目。
未来三年增学位16万个
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小学、初中、普通高中1722所,在校生117.79万人。随着城市规模及人口的不断扩大等因素,未来三年小学学龄人口将进入新的高峰期,现有中小学资源总量明显不足。为此,三年内,完成建设200余所现代化中小学的分解目标,全市建设中小学200余所,新增学位不少于16万个。其中,新征占地项目70所左右,现址改扩建项目100所左右,接收小区配套项目30所左右。
此外,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每年重点支持15所学校的基本建设。同时,再重点支持15所学校补充设施设备。
未经审批学校将出台方案
计划指出,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将得到保障,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保持在70%以上,完善对已审批的民办学校扶持政策,出台解决目前79所未经审批学校的工作方案,确保不再新增。
对接收随迁子女数超过在校生总数50%的680所公办学校,市级财政每年给予经费支持;在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区县,市级财政支持区县改扩建校舍。
市级学校列为改革试点校
计划要求,所有涉及市级层面支持建设的学校均列为市级改革试点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改革试验。市教育部门为全市中小学提供数字化名师同步课程资源,开展100所左右优质同步课程资源应用学校试点。
今年在义务教育阶段提供21个学科、9500节同步课程资源,并排出课表供学校和学生以及家长选用。三年内,通过教育信息网、数字电视、光盘、报纸等多种形式,传播名师同步课程,支持在线学习。推进数字校园建设,逐步形成优质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共享、传播的长效机制。
建设安全防范网络体系
三年内,将基本完成对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的改造,实现操场、食堂、浴室等设施水平全面提升。支持区县新建、改扩建345所学校食堂。
在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方面,尤其是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安全防范设备设施的建设,建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技术安全防范网络体系,保证学校安全。
晨报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