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办学资质却大办辅导班 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难(3)
打擦边球,监管难在“姓商不姓教”
“您在选择一家校外培训机构时,会看看它的办学资质吗?”记者问几位学生家长,得到的答复无一例外地是“不看”。“我只认口碑和老师以及家长的推荐。”一位家长如是说。
家长的忽略和漠视使得培训机构超范围办课程辅导班很少受到质疑,也暗暗助长其大行其道。北京卓越万商登记注册代理事务所的工作人员说:“在这一块,打擦边球的多着呢!有些事,工商不查你就没事,查你就是虚假广告。”
记者问:“工商会查吗?”工作人员回答:“不好说,假如办‘一对一’培训,向家长承诺达到某某程度,结果没达到,投诉多了,工商就要查。”
据了解,当前市场上的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是一种“九龙治水”的格局。主管部门多头,不仅包括教育、民政、工商、农业、卫生、交通、财政、建设等政府部门,还有行业协会和企业,而且不同的培训机构有着不同的部门管理。比如,虽然教育部门负责审批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但面向中小学升学补习的众多机构,基本都未经教育部门审批,而只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在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中,也含有“教育咨询”和“文化培训”的功能。这就使得整个教育培训机构天生有了商业企业的性质,最终使整个教育培训市场出现了“表面上多头管理,实际上无人管理”的局面。
这种情况在其他城市也存在。在武汉,校外培训机构几乎遍地开花。武汉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种机构审批部门很多,工商等部门都可以审批。但对于监管,因为有些培训机构并非教育部门审批,教育行政部门也无权叫停。
记者采访中发现,五花八门的虚假广告、招摇撞骗的课程设计、所谓的“名师”等乱象,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迷惑了家长,与相关政策以及监管缺位不无关系。培训机构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资格?其虚假宣传广告谁来监督和管理?这些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来指导和规范,也就让培训机构有空子可钻。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导范先佐教授说,教育部门出台的各种“禁令”,适用范围只有体制内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虽然干的是教育的事情,但他们是“姓商不姓教”,这就决定了他们逐利的本质。即便他们没有教育部门许可的办学资质,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的营利。
范先佐认为,在资质认定及审批上,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准生证”,将各种针对在校学生升学考试的补习培训机构,置于教育部门的监管之下。即便他们是民间或民办性质,但他们所从事的也是教育。只有这样,教育内部的包括学生减负、推行素质教育在内的许多棘手难题,才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功利化教育是催生这个市场的最主要需求!”河南社科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说,现在到了教育、物价、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联手规范校外辅导机构的时候了。与其让其肆意发展,不如给其规范一个路子,毕竟有些孩子是有课余辅导需求的;与其让其漫天要价,不如规范一个指导价格,帮助家长捂一捂钱袋子;与其让这块蛋糕成为某个群体的灰色收入地带,不如让国家的税收也向他们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