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1年后大多农村学校仍无车

2012年10月29日 11:3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甘肃农村学校仍在“苦盼”校车

  去年的11月16日,在甘肃庆阳,一辆超载的校车让21名孩子没来得及长大就匆匆离开。一年祭将至,这个曾经发生校车事故的省份,也是因为乘车,5名学生放学后再也没能回到熟悉的家。

  26日17时,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柏林乡梨树湾村村民驾驶一辆福田牌轻型货车,搭载本村村民4人及回家学生9人,行驶至柏林乡红咀梁时,车辆失控驶出路外发生坠车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其中5人是学生。

  现实

  26日发生在陇南的事故重又勾起人们对去年“11·16”校车事故刚要冷却的惨痛记忆。“11·16”事故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校车”成为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发生校车事故的庆阳,也拿出原本规划用于更换公车的经费,作为为当地孩子配备高标准校车的费用。一年后,记者在甘肃其他地区的农村学校采访时发现,大多学校仍旧没有校车。

  在位于兰州市近郊的榆中县周前学校,记者见到了刚负责起9个年级孩子的学校校长岳林军。岳林军告诉记者,现在学校里家远的孩子都住校,周末回家。每到周末,都有老师组织学生乘坐城乡公交车。记者在学校门口看到,榆中县新开通的公交车专门在学校门口设了站,“城乡公交车5分钟一趟,学生回家很方便。”岳林军觉得,比起以前孩子们每天徒步或者骑车走崎岖、偏僻的乡间小道,现在已经安全了许多。

  记者走访的几家学校中,都没有配备校车,孩子们回家大多只能靠两条腿。在公共交通稍发达的山区,借助交通工具,还能少走些路。更小的孩子,就由家长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

  榆中县教育局提供的“校车安全情况汇报”称,榆中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95所,现有在校学生57222人。目前,各学校(园)均没有配备校车,乡镇寄宿制小学和县直学校(园)部分需接送的学生主要通过家长自发组织雇佣私人车辆的方式解决接送问题。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的通报,目前,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有336.7万人,其中就近入学的220.8万人,寄宿学生82.7万人,乘坐公交车上学的29.03万人,乘坐校车的8.2万人;幼儿园幼儿共有42.49万人,乘坐校车的4.62万人。全省现有校车1733辆,符合国家校车标准的仅149辆。

  困扰

  “其实有校车的,哪怕不符合标准,就算是条件好的。”在榆中县清水乡,记者见到了正在为幼儿园的新校舍安装防盗门的清水乡幼儿园园长李雄。因为“民办”的身份,所以除了正式教师的工资外,其余部分都要靠自收自支。清水乡幼儿园现有96个学生,这学期的学费含保险是每个人520元。这些钱都用来支付3名招聘教师的工资、暖气费、水电费等等,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他擦着手上的泥有些无奈地说:“没多余的钱雇人,什么活都得自己动手。新校舍的墙都是我们加班加点自己刷的,哪有钱配校车呢?”

  岳林军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即便几十万元的标准校车政府能够提供,学校光找一个合乎要求、让人放心的专业司机,一年的工资就得两三万元,还有油费、车辆的保养费用等等。“学校根本拿不出这些钱。”

  李雄提到,在西部山区的很多地方,即便有校车,也到不了学生的家门口。“山里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平常也就农用车能走,符合标准的那种大校车根本开不进去。”就是开进去,因为路况太差,安全隐患也很大。

  期许

  榆中县幼儿园园长刘文平认为,不论是从孩子的安全还是健康角度考量,其实就近入学都是最好的,但是“就近”,在山大沟深、居住分散的甘肃农村很难实现。同时,现在农村的学生家长都很重视教育,为了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在乎距离的远近。

  永靖县关山乡也是个山连山、沟隔沟的地方。乡南堡小学校长张本英告诉记者,学校有100多个学生住校,离家最远的15公里。这些寄宿学生每周回家、返校都很让他们操心。

  记者采访中获悉,在这些地区,像26日的陇南事故中殒命的学生一样,学生乘坐非营运车辆、农用车或车辆超员现象普遍存在。岳林军也表示,虽然放学可以组织学生乘坐公交车,提醒他们不要乘坐超载车辆,但是返校时,学生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很难管理。

  “对于西部的教育,这些年国家投入很大。”岳林军认为,因西部的贫困、教育资源的不均等造成的问题依然很多,“还需要向西部农村更多地倾斜。比如校车,可能在西部地区的需求更为迫切,也更需要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

  记者采访时,不少教育工作者也希望,与教育相关的投入,能够逐步跟上。如西部地区的道路建设欠账,必须尽快还上。“否则有了校车,也没法运行。这样的事情就还会发生”。 (记者王博、白丽萍)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