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高考或与体育挂钩 家长称对体弱孩子不公平

2012年11月07日 10:0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见》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部分中明确要求,要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同时明文“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这个表述,被视为“高考录取可能将与体育挂钩”的信号。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在收到教育部的文件后,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

  高三老师:宜评级不宜算分

  2011年起,报考普通高考的考生(含往届生)都必须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相应成绩等级,才能被相应高校录取。也就是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录取挂钩,如果体育科目被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则也与高考录取相关。

  “高考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考生产生影响,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会产生影响。”广州市第三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严文洁说。

  她认为,这项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和家长更加重视体育锻炼。“但能否达到预想的效果,则取决于考察方法如何设计、如何要求。”严文洁认为,与高校招生挂钩的体育测试不宜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最好不要打分,而用评级。

  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级长黄涛认为,体育测试的要求不要太高。“这个标准应该是用来衡量学生是否具有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体质,而不是为了选拔优秀运动员或体育苗子。”她也认为不应打分,最好评级,或以“合格”、“不合格”来评价。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政策的可操作性。“比如说,在全省的范围内开展体育测试,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事实上,广州市的中考成绩里,就包含体育考试分数。有些体质不太好、不擅长运动的学生感到“压力山大”。也有学生从初二开始“猛练”,考完体育考试后再全力“K书”。有老师认为,这种考核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压力,让体育锻炼也沦为应试的权宜之计。

  学生家长:对体弱孩子不大公平

  张女士的儿子长得比较胖,但学习刻苦,成绩处于学校中上游。现在儿子上高一,张女士看到报纸,担心到了高三会把体育成绩挂上钩,“那真的很吃亏。”

  张女士说,儿子吃得多,长得胖,但身体还不错。可跑步就是跑不快,引体向上也做不了,俯卧撑也做不了,不管是什么体育项目,都是弱项。但这也不是他的错误啊。“减肥不容易,他现在学习压力又大。”

  张女士还提出,有的孩子天生就身体比较弱,别的孩子出去玩,他们可能得待在家里。但他们在学习努力方面根本都不比别人落后,如果将体育考试和高考挂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打击,显得不大公平合理。

  政协委员:建议把体育作为必考

  今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代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发言,他在题目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的发言中呼吁,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分值。

  杨桦说,近几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进行的多次调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连续2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令人担忧。突出表现为肥胖率日趋增长,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攀升。

  杨桦说,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不高,仅有42.7%的小学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上3节体育课,73.5%的高中生每周上2节体育课,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他代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下,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的比重,确保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分值。

  学者:有望改变

  体育被边缘的现象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增加体育项目,在一些人看来,体育成绩并不影响高考升学,价值不大——从目前各地实行的学业水平测试分析,虽说教育部门称高校将三位一体结合“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评价、录取学生,但按照投档录取规则,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不派什么用场的。但是,这种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摆脱应试的功利思想,将改变学校体育被边缘的现象。

  他表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根源在“教招考”一体化。只有实行“教招考”分离,才能让基础教育摆脱升学考试,将办学自主权交给中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自主开展教育,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

  不过,他也强调,教育部在这次文件中要求“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这在目前的办学环境中是难以做到的。而如果中学自主教育,这并不难实现——学校完全可以采取俱乐部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发展自己的体育兴趣。(记者陈翔、黄茜、徐静 通讯员孔令宗、吴秀英)

【编辑:王永吉】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