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学生体质差源于当下社会人才评判标准功利(3)
“体育不应 是强加于人的”
实际上,青少年体质大滑坡的严峻事实早在一年前就受到高层关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曾提出: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教育部也曾专门为此出台文件。
然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却基本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青岛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李业庆说,在目前应试教育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大环境下,单纯强调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只能让学校为难,有的学校甚至会准备两份课程表,以应付检查。“体育能不能真正成为教育的一部分至关重要。”姜劲晖说,学生一旦在校园里真正接受体育教育,这种兴趣爱好将持续一生。而早在1998年国家政府机构改革时,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就力挺国务院将体委和文化部进行合并的计划。《南方周末》早前的报道称,时值日本长野冬奥会,听闻此事后,伍绍祖专程从日本赶回北京,他在体委的党组会议上力挺合并,主张把体育纳入大文化范畴。“有一次他和我聊天时提到,文化部基层都有文化站,有站点对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体育很缺,仅这块都很重要。当时他很遗憾地说,合并没成功,体育失去了一个大发展的好机会。”体育总局小球运动中心前副主任崔志强回忆说。“直到现在,国家体育总局内部上下对此也是颇多感慨。”姜劲晖说,作为体育职能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其实有心无力,只能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开展,但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从伦敦奥运会上国人表现出来的情绪来看,目前真正在意金牌数量的国人大大减少,“大国已经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体育进校园面临着比较好的时机,就看下一步怎么办。”姜劲晖说。
今年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2〕53号”文的形式,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这意味着,体育考试或许将成为影响升学的一个因素。“但这样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你考什么我就练什么,不考什么我就不练什么。”武汉体育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陈晴对本报无奈地说,“不过,总比什么都不练要好一些。”“体育不应该是强加于人的。”姜劲晖说。(记者陈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