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黑龙江提出异地高考报名条件 称暂不抢占当地资源(2)

2012年11月20日 11:16 来源:黑龙江晨报 参与互动(0)

  没有高中学籍外省考生不能报名

  当小张和父母得知外省考生可以就近报考的消息后,激动地立即跑到区教育局咨询报考事宜。而小张的情况则与普通外省考生情况有些不同,他是往届外省考生。

  今年19岁的小张,出生在山东一个小县城,一直随父母在哈尔滨生活。小张自称,“虽然没有哈尔滨市户口,但自己也算是哈尔滨人了。”可惜就因为这一张户口本差点改变了他的命运。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在哈尔滨读书的小张,参加了哈尔滨市的中考,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允许,父母就让他选择了一所民办高中就读。“那时候一直坚持努力学习,就是还抱着有一天放宽政策能让我这样的外省考生异地报考。”

  三年中,小张和他的父母一直充满希望,可到了高三没有一点好消息传来,小张和父母有些失望,也有些焦急了,只好做了异地报考的准备。可是山东属于自命题省份,考试和教材都不统一,这让小张一家纠结不已。“总得努力拼一下吧!”于是小张独自回到了山东先是报了一所补习学校,打算按照户籍所在地办理就近入学手续。不到一周的复习中,小张不仅难以适应老家的教学方式,而且高中教材也不一致,加之又没有父母在身边,还要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小张根本无法安心学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张就病了。“那简直是一种煎熬,心理上的煎熬,看到别的同学都埋头苦读,而我却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太痛苦了!”

  最后在小张的坚持下,放弃了回本地高考的想法,再次回到哈尔滨市原来就读的学校。“虽然知道高考无望,可我还是希望和熟悉的同学一起经历高考。”最终小张因为我省在2012年没有放开异地报考政策,小张无缘参加当年的高考。

  如今,有了异地高考政策后,小张一家又重新看到了希望。小张带着毕业证和父母工作单位证明以及房产证明乐颠颠地跑去原学校所在地香坊区教育局高招办报名。工作人员告诉他,只带高中毕业证无法证明他在本校连续就读三年,必须要有本省高中学籍证明,也就是小张还需要回就读的高中开具一份连续就读三年的学籍证明,就可以报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为了防止外地考生临时转学到我省报考。“异地考生必须要有连续三年在我省就读高中的学习经历和高中学籍。”

  虽然还需要再来一次教育局,可小张仍乐此不疲,毕竟可以不用回到老家高考,可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还有希望圆自己大学梦。他说,马上回去找一所补习学校,重新温习一下高中课程。他希望,能考本省的本科学校,毕业后留在黑龙江与父母一起工作生活。

  教育部门:“异地报考”暂不会抢占我省高考资源

  “允许外省考生异地报考了,这不就增加本省考生竞争压力?”“会不会抢占我省考生资源?”面对我省实行的允许符合条件外省考生就近报考政策,部分家长表示担忧。对此,记者采访了省招办相关工作人员。

  据工作人员介绍,近段时间,媒体和家长热议的我省放开异地考生报考政策,实际上是我省2013年高考报名条件之一,具体执行政策需要参照省教育厅下发的文件。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外省考生会抢占我省考生资源。从目前考试来看,在我省就读的外省考生数量不多,而且近几年我省高校招生计划逐年增加,生源也有减少的趋势,并且我省高考录取率已达到较高水平,高考成绩和录取率在全国排名靠前,具备允许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高考的条件。

  我省高考卷采用全国2卷,而像我省一样的还有贵州、吉林、云南等8个省在高考中统一采用全国2卷,河北、河南等5省则采用全国1卷,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18个省采用本省自出的高考卷。而从目前我省考试成绩和录取结果看,我省综合排名处于使用全国2卷省份前列。因此,哈市教育人士认为,今年我省首次执行符合条件的外省考生就近报考政策,暂时对我省考生不会有影响。而且由于这批考生在三年前报考高中时,当时哈市的报考政策,不允许外地考生报考省市重点,只允许报考普高、中专、职高、技校,这样限制了一部分考生在哈市就读。所以2013年具备报考资格的外省就读人数并不多,不足以对本地考生录取有影响。

  同时他们也认为,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对于进城务工子女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放开高考户籍限制,也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黑龙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建设。解决了外省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有助于我省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让外来人员安心在我省工作,可缓解企业用工荒,另一方面将吸引更多的人才特别是技术型人才来我省工作。但同时,不能排除一些投机分子钻政策的空子,挤占原本紧张的教育和高考资源。但一项政策的制定,也会有与之相应的政策进一步完善,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我省教育部门也会针对我省的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现状,陆续出台制定相应的政策。(记者 栾微)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