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7万考生参加公考 最火职位竞争“万里挑一”
全省七万考生昨走进国家公务员考场——
寒风冷雨中, 独木桥依旧拥堵
沈薇看了看表,8点40分,她最后看了一眼厚厚的培训教材,冒着绵绵不绝的冬雨,随慢慢移动的人流进入南京林业大学国考考场。
昨天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3年度公务员考试笔试日,全国156.2万人报考,通过审核138.3万人,实际参考人数大约在111.7万。我省安排在南京、无锡、徐州、扬州同时开考,考生总数70950人,比去年上升1.1万人,4个城市共设51个考场,安排考务等工作人员9000人。
很多考生出场后告诉记者,今年国考题目总题量不变,模块考试顺序也没变,只是类比推理增加5道、常识判断减少5道。“50秒做一题,时间不够,我没做完,剩了20多道。”南京大学政治学专业研三学生郑钦说。据介绍,今年国考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也没有新题型,很多人考前押宝的十八大、设三沙市等热点话题,都没有涉及。今年申论大题来了个“岁月失语,唯石能言”,一道关于文物保护的题型,很多考生觉得“有文化”、“有发挥空间”,“比上午好考多了”。
由于报考条件增加和就业环境变化等原因,2010年到2012年,报考人数连续3年下降,去年实际参加笔试的只有90万。而今年,就业总体压力增大带来报考吸引力增大,最火职位竞争已近“万里挑一”。从考场上放眼望去,90后已经成为国考主力军。
“我妈妈给我报名的。”南京工程学院汪凡语起了个大早,虽然她没什么信心能够通过笔试,但全家都把公务员考试当做一个重要的潜在工作机会,“命令”她一定要报考。冯建成在国网电科院工作2年了,基本工资5000多,加上各种津贴、差补,月入万元以上。“国企不像表面上那么光鲜,长期出差,应酬多,以业绩说话,压力大。”
国考升温,表现在今年弃考的人数大大减少。2012年国考笔试缺考考生达37万,而本次只差26万。南京财经大学金融系沈薇对记者说,全班40多人几乎都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了,没来考试的只是少数,主要是因为有一些重要的面试错不开。而一些考生明言是来“打酱油”。在南京某外贸公司上班的谢韵说,此次报名商务部一岗位,只是为明年省考练练手。
考生对待国考的准备两极分化,一部分人不惜重金花钱培训,而另一些人什么书都不看,直接“裸考”。记者从中公、华图等公考辅导机构了解到,临近大考,报班人数节节攀升,几百上千元的冲刺班场场爆满。而一些上班族则是“赤膊上阵”。冯建成说,平时工作繁忙,没什么时间“啃书”,本科、硕士都考过,有一定经验就够了,“反正不是光准备就能考上的”。而绝大多数应届生,他们把国考当作一个就业选项,也没时间细作准备。汪凡语说,她甚至不知道申论该怎么写,“大概是写成梁启超政论那种文章吧”。而在新浪网站的最新调查上,37.8%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表示自己是裸考上阵。
本次“国考”,进一步加大了基层工作经历的考录力度。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在马鞍山当村官的姚丽萍说,她报的是合肥的财政监察岗位,这个岗位定向招村官。“我在村里服务快满两年,面临重新选择。我这次报的岗位招人多,考上的几率比较大。”
国考热不断升温,作为一种内涵深刻的社会现象,正越来越引人深思。
“公考热,一方面反映出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庞大的大学生群体走向社会,能实现就业就是一种出路。同时,公务员职业相对资源优势明显,是一生有保障的金饭碗,年轻人选择考公务员,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有关人事专家对记者说。
而根据麦可思研究院今年对中国2000多所大学的25万名大学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在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并没有在外企、国企和私企的人挣得多;同时,与其他几类工作比起来,政府机关工作的人是近3年来加薪最少的。但这份报告同时指出,尽管薪水不高,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年轻人满意度最高,超过了在企业上班的人。
国考首日,昨日社交网络讨论的大热点自然也是国考。网友“糊涂大大虫”表示,公务员不仅有较高的工资、福利,还有医保和较高的退休工资,这正是满意度背后的东西。对此,有关人士特别指出,并不欣赏通过入职政府机关快速地实现人生财富或者地位的积累,大学生还是应该去做些创新性的事情。“趁着有激情、想干事的时候多闯多试,而不是千军万马挤在国考的独木桥上。”(记者 倪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