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发展将更注重满足实用需求
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16日在北京开幕。来自108个国家的2000多位中外大学校长和孔子学院院长将围绕“促进孔子学院融入大学和社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国务委员、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在开幕式演讲中表示,孔子学院要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与帮助学生来华留学相结合,使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提到孔子学院很容易人联想到2000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而今,孔子学院已经遍布各国,成为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自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起,到现在全球已经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每年一次的孔子学院大会为全球孔子学院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加强合作、密切联系的平台。
刘延东以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子――英雄安泰的故事作比喻,形容孔子学院扎根当地、服务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正如身体不离开大地母亲就能拥有无穷的力量。她提出,针对各国学员不同的特点与多样化需求,孔子学院实现应进一步实现特色发展。“要使多数的孔子学院成为当地的汉学教学中心,本土师资培训中心和汉语水平考试认证中心,还要鼓励兴办以商务、中医、武术、烹饪、艺术、旅游等教学等特色的孔子学院。支持发展中国家孔子学院实行汉语教学与职业培训并举。”
刘延东表示,明年孔子学院总部将启动7个重点项目,包括与各国高校合作设立汉语师范专业,建立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海外实习制度,实施国际汉语教材工程,加强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扩大开展“汉语桥”中文比赛等。
通过中外双方共建共管,实现共享共赢,更加注重质量是当前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的主要趋势。据悉,今年已经有300多所孔子学院制定了特色发展规划: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孔子学院侧重商务、中医等领域教学,而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则实行汉语教学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致力于为当地企业培养人才。
华美协进社是由约翰·杜威、胡适等一批蜚声国际的学者大家,为增进美国民众对中国了解而创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是美国首批孔子学院之一。华美协进社社长江芷若女士以自己亲身经历谈到孔子学院的作用:“有一次,我与一批美国教育工作者来中国旅游,期间接到了当时上高中的儿子的电话。他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上课时中文老师教了这样一首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师还解释说,每年都会有上百万的中国学生学习并背诵这首诗歌。儿子感到无比震惊,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正体验着与无数中国孩子相同的经历。这件事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幅清晰的画面:通过孔子学院,我们为全世界搭建起了一座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之桥。”
如何切实搭建起这座“理解之桥”需要江芷若和她的各国同事及更多的人们共同努力。这次会议将讨论孔子学院发展规划、孔子学院质量评估和示范孔子学院建设等内容。与会者表示,相信这样的讨论将让孔子学院的“周游列国之旅”走得更顺畅、更精彩。(记者 林凌、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