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别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
他们中有信奉“棍棒出好子”的“狼爸虎妈”,有“辞职陪读”的“三迁孟母”。他们含辛茹苦地培养子女,为子女设计好一条既定的“成功之路”,他们被称为“中国式”家长。
“从小学开始,我爸就是我的老‘书童’,我做一套卷子,他做同样的卷子,然后他再和我对答案……”在长沙读书的朱同学说,“后来,我养成了严重的书童依赖症,甚至考试的时候,都希望老爸和我一起考……”
中国的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孩子们的起跑线不断前移,从原来的高考提前至中考,再到“小升初”、“幼升小”。不少孩子无奈地说,“其实,我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倒在了起跑线上。”
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操心的父母,中国的孩子是被管教得最多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有些家长辞掉高薪工作,辗转租房,就是为了陪孩子读书,继续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我什么都给你了,工作不要了,大房子不住了。看,你怎么报答我?”面对家长“无私”的奉献与付出时,孩子们只好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希望有所成就,回报父母。
“儿子读书时,我陪读,儿子找工作,我托人,儿子买房子,我出钱,儿子还要买车,说为了交女朋友……”湖南的陈女士说,“我既是儿子的保姆,还是儿子的‘活期存折’。”
像陈女士这样的家长并不少,在他们无原则的溺爱与呵护之下,成年的子女依然是等待“哺乳”的孩子,永远难以脱离父母羽翼的保护。
有些父母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所有者,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为子女们选择正确的道路,是避免孩子走弯路。很多父母只考虑如何让孩子成才,如何让孩子成功,而很少去想,孩子需要什么,怎么样让孩子快乐?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就是这份沉甸甸的爱,却让我感到无力、无奈、压抑,甚至想要逃避。”一位网友道出了不少孩子的心声。
看上去是爱,其实是伤害。无论是“陪读”家长,“包办”家长,都是在以爱的名义,替子女选择本属于他们的人生。(记者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