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捐赠“罗生门”呼唤慈善专业化
本报3月26日3版《缩水的捐款流向何处?》
深圳陈女士1995年参加希望工程扶贫助学活动,一对一资助了江西省峡江县五年级小学生。此后三年,陈女士每年通过邮局寄400元。然而,直到受助孩子到广东打工,见到陈女士,双方才知道,孩子在读书期间,一共只收到40元捐助。吉安市希望工程实施办公室介绍,受助人当时领取了两个学期共80元的捐助款,其余320元转为资助其他困难小学生。
■冰启
捐赠400元,缩水为40元。这暴露出我国慈善捐赠不专业、不透明的严重问题。如果这类事情频频发生,最后就会逼迫捐赠者亲力亲为地把钱捐给受助对象,这显然会影响慈善的效益,也会带来其他问题。
按照当地有关部门的调查,捐赠的400元,受助人当时领取了两个学期共80元的捐助款,其余320元转为资助其他困难小学生。这存在三方面问题。
其一,当地有关部门变更捐助,并没有获得捐赠人的同意——对指定捐赠来说,尊重捐赠者的意愿十分重要,否则,随意变更捐赠用途,会让捐赠者极不放心。如果当初有关部门征求过捐赠者的意见,明确告知这笔钱的用途,就不会引来现在的争议;同时,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捐赠者还可能追加捐赠。
其二,那320元真到了其他困难小学生手中吗?还是被挪为他用?如果真用到了贫困学生身上,我们还可以对变更用途的行为表示理解、原谅,如果没有,则需要追究责任。
其三,受助人一直表示只收到40元,那么,另外的40元到了哪里?现在看来,这似乎成了“罗生门”。
这是在慈善捐赠中不应该发生的。如果按捐赠者意图捐赠,受助人的命运可能完全不同。很多人说,做慈善者要凭良心办事,在笔者看来,这不是良心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应该完善制度。慈善组织者应该记录每一笔慈善捐赠的来源及去处,并向捐赠人公开。考虑到保障受助者的隐私,可以向公众公开受助人隐私之外的所有信息,做到捐赠透明化。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慈善的公信力,也才能用好每一笔善款。
我国在慈善的专业化和透明程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导致慈善的效率不高——比如,善款被积压在组织者手中,捐赠的项目并没有解决受助者的实际问题(一些地方的希望工程学校一落成就闲置,充分说明这一点),有的慈善机构的形象也不佳,捐赠者担心慈善机构从中牟利,而宁愿自己上阵。只有提高慈善的专业化和透明度,才能树立慈善机构的公信力,从而吸引更多人选择通过慈善机构行善。
【记者点评】
缩水的是捐款 逝去的是青春
■张春铭
我曾想,如果陈小喜当年收到了每一笔资助,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初中毕业就开始自谋生路的他,诉说自己刚工作时的艰辛时,我隐约看见,命运在那里转了个弯。
无论怎么调查,也改变不了当年接受捐助的孩子们的命运。他们回不去了。建立让捐助人放心的监督机制和信息透明机制,成为慈善捐助亟待解决的问题。
依靠捐款来改变孩子的命运,终究还是有些单薄。要真正改变孩子的命运,还是要靠国家政策。我们应该感到欣慰的是,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现象正在成为历史。
如何用好这些资助款,如何监管,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坚持透明公开的原则,国家助学金才能成为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监管仍需加强,惩处必须有力。只有管理层层到位,才能让国家助学政策给受助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本报记者 张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