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首测三年 推进教育均衡化
三年前,首度接受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的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领域,均获世界第一。在国际坐标中衡量,上海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均衡化程度,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高位之上,上海教育还有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首测中所暴露出的课业负担“短板”如何改进?即将公布的二度测评中,上海能否继续保持高位?
三年来,上海基础教育用行动探索答案。
减负!减负!
上海PISA首测,质量高位令人欣喜,但负担问题不容乐观。这三年,“减负”成为基础教育界深入探索的行动。
奉贤区教院附小校长何哲慧,今年9月从上海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拿到厚厚的 “诊断书”时,立即告诉老师们:要清楚地看到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10项指标中,学业质量、师生关系等优于全市水平,但作业负担、校外补课、学习压力三项指标亮了“红灯”。
这10项指标,是2012年上海采用的中小学办学质量新标尺“绿色指标”。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徐淀芳介绍,新标准打破了原本“一列纵队”的学业成绩排名方式,从学习动力、体质健康等10方面进行“全盘”考量。而这把全新打造的“绿色标尺”,就是在PISA测试后,上海新推的教改和评价“风向标”。
关注学业成绩,更要关注背后的付出;关注学业质量,更要关注快乐成长的过程。何哲慧穷根溯源,发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抽取学生访谈,抽取200名学生样本做问卷:为什么感到压力大?是学业太难?家长要求太高?伙伴竞争激烈?还是亲友期望值高?压力指数细化,倾听学生心声。夏晨辉老师曾困惑一到晚上,学生请教问题的电话特别多,有时甚至一晚上会有10多个电话。就是这次学生问卷,让他明白“作业太难了”是导致学生压力大的原因。
又如,作业对一部分孩子来说太难,怎么办?
对症下药,方有效——李梅老师说,学生最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学生们不喜欢写老师规定的作文,但每当活动后,他们的感受总是最生动鲜活的。”老师们做“加”法——十岁集体生日、徒步科普考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让孩子们有机会体验;同时做“减”法,减去一些教材规定的篇目。“快乐作文”,就这样切实减负。
这些,都是发生在PISA首测之后的新变化。
课堂“活”,学生“活”
“假如遇车祸出血,如何快速止血?”
老师话音未落,有的女生拿出了丝袜,有的女生解下了扎头发的头绳,男生们,则拿出自己的运动吸汗带。
——这是青浦区实验中学七年级的一堂《民防》课,这节课的内容是“止血方法探究”。
除了常规止血方法,能不能设计出新型的止血带?
一堂课40分钟,项志红老师只讲10分钟,剩下的半小时,不断抛出问题,由学生贡献金点子。
这不是一门创造发明课,而是一门探究型课程。但它的变革意义,在于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鼓励学以致用。学生的金点子,先后有28项获批国家专利,还有学生因此获得了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中国的学生擅长应试——这,曾经几乎是一个国际共识;但中国的青少年同样拥有创造力——这,是PISA测试所提供的新结论:在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相比较的过程中,上海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诸方面素养和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同样出类拔萃。
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从事教育管理近30年,深知课改之必要性、也深知课改之艰难——从应试能力到学业能力、创新素养,课程要变、课堂要变、学生要变。
卢湾第一中心小学近日举行的一次教学研讨会上,四年级学生李然和同学坐在“云课桌”旁,数学老师正教他们认识“度”的概念。他和同学用量角器量出书本上角的度数,输入到面前的“云课桌”屏幕上,老师手里的平板电脑立即收集到了全班学生的答案,并在瞬间统计出了正确率,分析了出错环节。
“云课堂”进入个性化学习时代。校长吴蓉瑾作为新技术的尝试者,坚持对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的探索和变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份电子学习档案,答题率、错题点、学习困惑等将及时反馈记录,自动形成日、周、月诊断单,方便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
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身体力行”重登讲台:在曹杨小学,这位物理特级教师和曹杨小学的陈韵老师同上一堂数学课《编码》;在六一小学,20多位来自全市的小学校长担任观察员,现场观摩新型课堂的种种变化。
化学是什么?时代中学初二学生周鑫癑拿到一张任务单:化工厂使用的粘合剂粘度很强,需要持续搅拌,耗费大量电力,要求找一种方法使其保持流动又达到合适粘度。周鑫癑不断实验尝试,配置不同比例的水和胶水,但,实验最终失败了。
她不忧反喜:“比完美结局更重要的,是不要求标准答案的探索,这才是实验的魅力和价值。”
课堂“活”,学生“活”。
《世界是平的》作者疑惑了
有个学校叫“乌龙学院”?听到这个,多数人会笑起来。
闵行区蔷薇小学的学生,每天上网登录“乌龙学院”完成英语作业时,同样心情愉悦、面带微笑。
这是英语老师鲍洁和英语教研组其他老师一起合作设计开发的一款学习软件。孩子们在家中或学校,打开电脑,就可进入其中,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学英语。
鼓励教师成为教研“达人”——《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来沪探秘:PISA测试中,上海成功的秘诀何在?实地走访蔷薇小学后,他得出结论:这与上海对教师的培训和教研大有关系。上海的教师每周有70%时间用在课堂和教学上,30%时间用于培训、发展教学技能。在蔷薇小学英语教研组,老师们自己开发“电子杂志”。作为小学生英语课外拓展阅读,翻开这本“E-BOOK”,以季节、节日、生活中的不同主题展开,英语学习更加贴近。
经过开发教案、设计作业、备课评课等多种培训方式,教师成长迅速——工作两年多的李腾蛟,破格成为上海市英语教师精英培训班的一员;庄立川老师赴国外攻读伦敦威斯敏斯特学校研究生——为每位教师发展着想,这样才可能提升教育质量,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
校长,要从行政领导变身课程领导力 “达人”。“我从哪里来?”小学生的好奇心,让上理工附小校长丁利民思考: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设计和完善课程。
“为了孩子,我们能够做什么”?上师大教育学院博导刘次林兼任上师大二附中校长,在他眼中,“好学校”、“名校”的标准,也在转型——重新审视,孩子的需求成了办学的逻辑起点,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办学模式,成为金山区漕泾小学、上海市蒙山中学、上师大二附中三校等学校共同的探索——日前举行的论坛,讨论如何通过“多样的课程”,关注孩子生命个体的健康、自由、全面成长;交流、探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困惑与突破、争议与创新、经验与愿景。
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是上海PISA首测的一大亮点:学校办学均衡化程度高,引人注目。但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这三年上海对这点日渐清晰。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实验基地附属中学,曾经一度面临“关门”,如今,成为附近家长热捧的“名校”。“翻身”奇迹如何发生?学校靠练内功——选择了从最薄弱的学科数学上 “翻身”。老师们找遍上教、北师大、人教等教材,还有香港、台湾地区的数学教材,梳理知识点。以往,老师之间的比拼“你给学生做三套试卷,我就布置五套”。研究学生后,教师们放弃效率低下、增加课业负担的“题海战术”,开始自己研究命题,总结学生们易做错的习题。经过几年时间,数学老师们整理了上万道“错题库”。上课时,老师总会留出一些时间听听学生的难点,根据学生思维调整教学;不再比拼试题量,而是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和难点,比比谁的题精而好,更有质量。
回归教育本原——一切为了孩子,最朴素的规律,也是最踏实的路。
上海为什么参加PISA测试
上海PISA项目组负责人张民选透露,上海参加PISA项目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上海基础教育的质量、课程改革成效如何,既要在全国坐标中比较,也要在国际视野里审视。上海已经连续四年参加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教育监测项目,得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数据和结果。经过PISA项目的结果发布,可以从多个比较参照里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测评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基础教育现状,以及持续二十多年课程改革的成效。从这些测试信息中可以得到基本结论:上海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业质量是高的,均衡程度也是世界领先的。
其次,通过PISA测试提醒自己,不断增强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尤其在实证基础上,继续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公平与质量兼得是上海教育追求的目标。
三是通过全国项目和PISA项目,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与技术,改进上海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及各种评价的方式、内容等。
张民选同时表示,在2009年公布的结果中,上海学生表现优异也有另外的因素起作用。上海毕竟只是一个城市,并不代表整个中国,而其它参加者大部分都是以国家形式参评,如果它们拿最好的城市来比较,上海不一定能有这样的表现。东亚地区总体上学习难度、强度都较大,表现也相似。
参加PISA测试,上海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进。譬如学生优异表现背后的时间花费。在2009年报告中,上海学生总的校内外学习时间在65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12位。PISA测试也让上海教育界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一般来讲,学校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估,往往集中在以篇章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章类型上,这被称为“连续文本”。上海学生对这方面的阅读比较擅长。但是,PISA测试创造了另一种文本类型,被称为“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而上海学生显然对这一文本的掌握和认识还不够。
PISA测试提醒上海,对学生来说,学会如何学习将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
2009年PISA样题摘选
阅读样题
刷牙
是不是我们刷牙时间越长、力气越大,我们的牙齿就会越干净呢?
英国的研究人员说并非如此。他们实际尝试了多种不同方法,最终提出了最佳的刷牙方法。刷两分钟,不要太用力,这样效果最好。如果刷得太用力,就会损伤你的牙釉质和牙龈,还没法清除食物残留和牙菌斑。
本特·汉森是一位研究刷牙的专家,她说用握笔的姿势握住牙刷是个好主意。“从一角开始,沿整排牙齿刷,”她说,“也别忘了舌头!实际上,它上面会有大量导致口臭的细菌。”
《刷牙》是一本挪威杂志上的文章。运用上面的文章《刷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A最佳的刷牙方法; B最好的牙刷;
C牙齿健康的重要性;D不同人刷牙的方法。
(答案:A)
问题2
英国研究者有什么建议?
A要尽可能经常刷牙;B不要设法刷舌头;
C不要太用力地刷牙;
D刷舌头要比刷牙更频繁。
(答案:C)
问题3
简答题:根据本特·汉森的观点,为什么要刷舌头?
(评分标准:指出细菌或者消除口臭,或同时包括两方面。)
问题4
为什么文中提到笔?
A帮助你理解怎样握牙刷
B因为用笔和用牙刷都是从一角开始
C表明你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刷牙
D因为刷牙要像写字那么认真。
(答案:A)
科学样题
酸雨
下面一幅是女神柱雕像图,这些雕像建于2500多年的雅典卫城。雕像是用一种称为大理石的岩石雕刻而成,大理石的成分是碳酸钙。
1980年,原来的雕像被转移到卫城博物馆内,并以复制品替代。雕像原作正逐渐被酸雨所侵蚀。
问题2开放式问答题
正常的雨水略带酸性,因为它已经从空气中吸收了一些二氧化碳。酸雨比正常的雨水更酸,因为它已经同时吸收了如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之类的气体。
空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从哪里来的?
(评分标准:说到下列中的任意一项给分:汽车废气、工厂排放、燃烧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火山的气体或其他类似的东西。)
问题3
一片大理石片在醋液中浸泡一整夜之前的质量是2.0克。隔天取出大理石片,并将其干燥。干燥后大理石片的质量将会是多少?
A少于2.0克; B正好2.0克;
C在2.0克至2.4克之间; D多于2.4克。
(答案:A)
问题5开放式问答题
做这个实验的学生同时也将大理石片放在纯净(蒸馏)水中过夜。解释为什么要将这一步骤包括在他们的实验中。
(评分标准:为了显示酸(醋)是产生反应所必要的。例如,为了确保雨水必须是像酸雨一样有酸性才能产生反应,或为了了解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大理石片上出现洞,或因为它显示,水是中性的,因此大理石不是与任何液体都会发生反应。)
(李爱铭 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