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推荐制”引发的口水仗刚刚停歇,四川大学又以专收“偏才、怪才、奇才”的校长推荐制引来舆论围观。公布的方案中说,对分数未上线的、经专业测试出类拔萃的考生,将报教育部批准后破格录取。
听上去,颇有超越北大的味道,但我并不乐观视之。
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如愿所偿,到头来收获了一箩筐尖子生。等到北大公示的时候,一直忧心忡忡的媒体才发现骂错了:既没见腐败也没见偏才。为何不举偏才,有位中学校长说得无奈:“非不能也,是不敢也!”他是怕背不起猜疑的口水。
我倒不这么认为。应当说“非不敢也,是不能也”。他说的是心情,我说的是实情。北大以“降30分”为诱饵,以“实名推荐”为招牌,招百十个它所希望的全才容易;但四川大学要大胆破格,招揽天下所谓怪才、偏才、奇才,难也。
舍却舆论猜忌不说,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所谓的“奇才”、“偏才”、“怪才”,在如今的“大一统”教育体制积年匡正下还能幸存吗?孩子的世界本来五彩缤纷,性情也不尽相同,能力也各有短长,但我们总喜欢磨得中规中矩、圆圆溜溜,搞成标准答案。就像阿Q画圈,总觉越圆越好,最后连谁画的都认不出来,那才叫好。如此这般,还会有多少孩子冥顽不化,“朽木”难雕?
即便偶有几个,又会得到多大程度的认可呢?其实无论北大还是川大,都没能明确自己需要的人才的标准。如果去除那些不能自圆其说的解释,落实到中学校长手里,无非是竞赛标兵、三好学生、博得老师领导好印象的好孩子而已。还是要靠各种考试来衡量,还是没能逃出成绩至上的窠臼。
钱学森先生临终前留下的“大师之问”让人纠结,所以很多人一味归咎于高考制度,似乎我们已经雪藏了很多的经世致用的奇才、怪才,只是被残酷的高考的制度埋没压抑,现在只需要几个著名大学佯装改革,一群伯乐般的中学校长慧眼举贤,这些青年才俊就能纷纷脱颖而出。
这是何其的天真!这本是两个问题。大学现在愿意给偏才、怪才、奇才开门是一回事,门外有没有偏才、怪才、奇才是另一回事。四川大学的非常之举究竟会有怎样的收获,我们不妨静观其效。但有一点不能不说:似乎眼下的教育已经给人才立起了标准,这世上除了全才,就是庸才了。(显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