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近日,北大招生网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初审合格名单。获得2010年推荐资质的39所中学一共向北大推荐了90名学生,全部经过了北大校方的初审,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推荐学生中鲜有明显的偏才怪才,获得推荐的学生素质普遍比较全面,成绩优秀,竞赛获奖。这些学生,无论是走原先的保送制度,还是参加高考,上北大都绝不成问题。此前媒体就称“推荐已变成一场考试分数的大比拼”。
舆论对校长推荐制的失望,对自主招生改革的恨铁不成钢,在一声“鲜有偏才怪才”的叹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对于“鲜有偏才怪才”的推荐结果,舆论和公众根本不用装出很惊讶和很惋惜的样子,这是一个预料中的结果,一个由现实条件所约束的结果,也是一个把防范腐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舆论所助推出的结果。
现在回过头来看校长推荐制所引起的这场舆论争议,充分显现出这个社会的人格分裂和矛盾纠结。校长推荐制刚推出的时候,争议焦点指向的都是“校长推荐隐藏着巨大的腐败空间”,公众忧虑腐败的口水足以让推荐制胎死腹中。而众目睽睽下的推荐实践,证明了校长推荐实际很难发生腐败,舆论才恍然大悟:被北大忽悠了,原来改革是假,掐尖是真。于是迅速把批判矛头指向“掐尖”,质疑校长推荐的标准为何与高考评价标准又一次严重趋同,为何不推荐偏才怪才。
寄望校长推荐偏才怪才,本就是舆论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
北大说过校长推荐是为给偏才怪才机会吗?根本没有,纯粹是舆论对校长推荐制一厢情愿的解读。其实北大给校长规定的推荐标准,已经隐含了对“偏才怪才”的否定。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最重要,有突出特长只是一个辅助标准;随后,学生不仅要过北大的面试关,还必须参加高考,高考成绩按北大录取分数线降30分录取——偏才怪才根本通不过这层层关卡。正如有校长坦言,起码降100分录取,偏才怪才才有机会,否则根本通不过高考。
在制度整体岿然不动、高考改革渐而不进的情况下,寄望北大能单兵突进,在吸纳偏才怪才上有“不拘一格”的激进改革,这是不切实际的期待。正是这种脱离现实的急躁,使我们赋予了校长推荐制过多的改革意义,妨碍了我们看到北大这一制度的真正所指:跟清华抢人,与清华所领衔的、排斥北大的五校联合自主招生抗衡。
寄望校长推荐偏才怪才,然后,更是舆论一种叶公好龙式的期待。
此次鲜有校长推荐偏才怪才,舆论一片叹息和惊讶,可如果有几个校长推荐了偏才怪才,争议和质疑声估计会更大,校长推荐制会更被批得体无完肤。事实上,此次校长们所以都选择了推荐那些成绩好、分数高的学生,既是在迎合北大设定的“掐尖”标准,很大程度上也是迎合舆论的标准。“非不能也,是不敢也!”南开中学校长宋璞一语中的,道出了自己的无奈,因为受到诸多限制,他不得不采取以分数来作最后定夺。许多校长都表达了这种“不敢选怪才偏才”的无奈。外界对校长的猜忌,公众对学校的不信任,都让他们感到难以按自己个人的意见自主进行推荐。舆论汹涌的不信任,逼着校长们只能按分数—这个最能为公众所认可的标准去推荐学生,而放弃其他标准。
回想一下近段时间的舆论,自校长推荐制推出之后,对校长权力的怀疑就一刻没有中断过。校长们由于被赋予了推荐学生上北大这种巨大的权力,被架到了舆论质疑的烤架上,人们的眼睛都紧盯着那些获得推荐资质的校长身上,在潜意识中把校长们当成了一个个准备利用这个权力大搞腐败、大把收钱的人—当有人说校长推荐制就是为了给那些怪才、偏才一个上北大的机会时,立刻有人恶狠狠地反问:怎能推荐怪才和偏才,怪才偏才的标准是什么,没有标准的话还不留下巨大的腐败空间。
这种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有几个校长敢冒着被舆论口水淹死的危险去推荐一个怪才?为了迎合舆论的口味,为了回避决策的风险,只敢遵守最传统、最没有争议、最不会惹事的那个标准:考试成绩。这是一个硬杠杠,谁成绩最好就推荐谁。你可以批评校长们不敢负责任,没有底气作出独立的选择并为这种选择承受压力—他们确实不敢。可问题并不出在他们身上,而是舆论对他们的猜忌,不愿给校长推荐以基本的信任,心中始终保持着那种根深蒂固的对腐败的忧虑。
这种忧虑下,对偏才怪才只不过是叶公好龙式的爱好罢了。以喜好偏才怪才的姿态表达对正统教育的痛恨,一旦真正面对“要钱钟书还是要公平”的选择,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宣称“宁可放弃一万个钱钟书也要基本的公平”、“分数和应试即使很坏,但也是大家公平地承担”。人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公众克服不了这种心理障碍,校长们当然也不能,中国教育更不能,于是校长推荐制必然就会有今天这个结果,这是自主招生在当下制度背景中无法逃脱的宿命。
也许等到明年、后年舆论对校长推荐的关注没如今这么多了,猜忌没这么强烈了,校长能真正地自主起来,偏才怪才才会获得一点儿被推荐机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