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木
16日,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周建伟因为导师交代的项目没有完成,被拒绝答辩,绝望之下选择跳楼。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劝解后,周建伟最终被警察营救。事后学校承诺让周建伟在春节前毕业,而导师则表示不想谈这个事。(1月19日现代快报)
事情还算庆幸,因为周博士最终没有跳楼,而是被警察营救了下来,也就是说,他的生命以及身后的家庭被成功挽救了。可是,事情远远还没有因此结束,相反,通过周博士的“一跳一救”的过程,我们觉察到了许多过去不曾深入探究的问题。
周博士为什么会被拒绝答辩,并不是他的论文不过关,而是因为他的导师要求他计算一个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他没有完成,于是,他的导师就不同意让周建伟答辩。看到这里,我们不免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论文能够盲审得高分的博士生,其毕业进程竟然会牢牢地卡在导师手里,而导师卡他的唯一理由又竟然是一个和论文毫不相干的工作,准确地说就是导师交给他的“私活”。难道导师的“私活”比毕业论文都重要吗?当然不可能,导师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这种“老板”与“雇员”之间的从属关系在作祟,在这种经济利益唱主角的师生关系下,什么“带领学生潜心搞研究”的说辞都是鬼话。
此次博士生跳楼事件给我们的博士教育制度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这种满是铜臭味的师生关系和培养体制该改改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