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尘
浏览每所高校的校园BBS,几乎都可以发现学生抱怨的帖子,而且很多“板砖”来势凶猛,主要是拍向学校管理规定,因为很多规定太“雷人”。比如,有的学校为了防止火灾,禁止学生在宿舍内拉“床帘”,有的学校团委安排在校园里设置“校园巡视岗”,让勤工助学的学生戴上红袖章四处巡视,一旦发现校园情侣有过分亲昵行为,就上前提醒、制止等。
这些“雷人”的规定,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很多争论。但很多讨论者都是校园之外的人,置身事外并不能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甚至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至于校方到底该怎么做,这不是一句话、一篇文章说得那么简单,一个学校成千上万人,要让每个人都满意,很困难。作为一名辅导员,很多时候,当我通知学校的一些管理规定时,班上学生总是哗然一片,或者是抱怨声声。一条规定下来,其合理与否,每个人的想法当然不尽相同,学生的意见也不可能完全统一,总会有学生对学校的规定产生逆反心理。面对学生的疑问,辅导员要去做思想工作,不得不从学校的出发点做必要的解释。即使我们对规定的内容有“异议”,也只能照章执行,因为学校的管理规定都是领导一句话,先下发文件通知到辅导员,辅导员再下达到学生,辅导员在此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传声筒”的作用。
可以说,学校制定一些规定之前,并没有给学生多少发言权,让学生代表参与到学校的事务管理中来。学生有抱怨,不可能都有机会、有条件直接与领导交涉,而很多学生在领导面前即使内心有话,也不敢直言。于是,在校园BBS上匿名发帖就成了一种发泄的方式,以寻求共同语言者们的跟帖。此时,一个平时看起来听话、顺从、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学生,会语出惊人。很多教师对论坛上的言论也表示“震惊”,说学生在网上“骂”的太过了,简直看不下去。我想,这也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真实内心、学校缺乏一个真实表达平台的缘故。
为何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情,在校园之外却拥有相对自由的讨论空间,而在校园之内,作为校园主体之一的学生,却没有一个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只能选择网络匿名发泄?尽管很多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网络上学生的言论,也有教师已经化身为“网友”潜伏在BBS中,听取“民意”,做舆论的向导。但我认为,学生的主体性还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校能否在现实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表达的平台,多听听真实的声音,让学生也参与到校园的管理当中来,多一些自主性,少一些强制性,这样,“雷人”的规定才不至于贸然出动,引来骂声一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