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7日电 教育部官员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吸纳大学毕业生当科研项目助理,是用人制度上的一种创新,将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有记者问: 科研项目助理的工作在人事制度改革上,是不是会撬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缝隙?另外,怎么保障科研项目助理在高校中安心的工作?
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视员赵丹龄表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近十年内加大了改革步伐,其中很多学校探索了类似的科研助理制度,就像清华,也不是一夜之间有5000人编制外的聘用人员。现在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对推动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是有利的,是政府层面出台的,从这个意义来讲,是撬开人事制度改革的缝隙。当然,这个缝隙不是一点,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非常多了,各个方面都在探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成就。这次改革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人制度上的一种新型的制度,而且这种新型制度是有国家政策在保障的,所以有一种制度体系在推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是工作方式的协议的创新。既不是现代编制内的用人制度,也不是一种临时劳动合同制的规范制度,它就叫服务型。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特殊和非常灵活的用人制度,是用人制度改革上的一种全新的探索。
第二,聘用对象是很新的。就是针对金融危机产生和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国家更多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这一个改革,它的对象就是应届毕业生为主,而不是社会上其他工作人员。
第三,经费渠道有新的政策,国家层面认可或者出台,保证在科研经费上允许有一定的开支,尽管这个开支现在还比较小,还不够满足需要,这是今后发展的问题。所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归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出台了这样一种创新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高等学校下一步人事制度改革,它作为一种制度模式,在很多用人方面可以参照。在很多方面它是一种标识、引领作用,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推动,将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看出它的价值。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