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某区为提高教师素质,最近推出了新举措:分学校、分阶段推进教师开写博客的工作,并明确规定将之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此规定一出,争议不断。
没有人怀疑该区教育局作出这个规定的初衷,利用教育博客这样一个全新的平台,引导教师们充分表达、展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学心得,让教师有更多的空间来记录自己的教学日记,从而提高教师素质,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但是,让人怀疑的是这个规定的附加条件: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规定教师要“开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只有“开博”才能提高教师素质?更惹争议的是“开博”还要与教师的晋升挂钩,不达要求就别想评上职称。这些,都值得这个新规定的制订者三思。
教育博客是教师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并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有感而发时,写博客的热情难以抑制;但无话可说却又被要求非说不可时,将是一种负担、一种痛苦。硬“挤”出来的心得、感悟少不了应景之作,但面对晋升职称的大事,谁敢轻视怠慢?于是不少教师为“博”而“搏”。笔者联想到近年来教师职称评定中“论文满天飞”的情况。每到职称开评前,不少基层教师都要拿出很大精力去“组织”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论文,然后再托关系找门路把它送出去发表,一路艰辛。这样的论文往往质量不高或不能反映教师真实水平,因为有提交论文的要求而不得已为之。可以说,论文已经对教师构成了一种精神的和现实的压力。
现在博客又诞生了,又出台了要求写博客的新规定,这无疑给教师增添了更大的负担。
笔者认为,教师们潜下心来搞科研,研究中得出真知灼见写成的论文才有学术价值,才叫论文。如果非要追求一种形式,用行政手段硬性要求教师,那论文、博客肯定会走样。所以在新规出台的地方,尽管有的教师喜欢写博客,但此时也难免对这种行政方式产生反感。
提高教师素质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努力为教师们创造有利于他们学习研究的和谐环境、条件和氛围,而不是去作一些不合实际的规定。还是让教师们安下心来写自己真正有话说的博客吧。(苏婷)
图片报道 | 更多>> |
|